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16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53篇
中国共产党   68篇
中国政治   241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9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民主程序化进程是在反对外来殖民侵略和挣脱封建专制束缚的艰难曲折中前行的。晚清政府在内忱外患的多重打击下,被迫推行“新政”,拉开了民主程序化的帷幕;民囝的政体经历了一系列演变,但终究不是真正的民主;新中曰建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强调民主的制度化、法治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62.
清末民初商会裁判权的确立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松 《求索》2010,(6):243-246
自清末设立商会以来,裁判商事纠纷始终是商会的主要职能之一,而商会与政府也就此权限展开了博弈。从商务局到商会,再至商会商事公断处,商会裁判权经历了一个从确立到发展的过程,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学习吸收了外来文化,既是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历史产物,同时也是近代中国商事司法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末民初商会裁判权的确立与发展历史,是近代中国司法变革的一个缩影,折射出近代中国法律变革的艰难与曲折。  相似文献   
63.
清朝末期,南中国海上列强环伺,法国、英国、日本等国虎视眈眈,想侵夺我国南海诸岛。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经朝廷批准,积极部署了针锋相对的南海巡视。由清军伏波号、琛航号、振威号三艘军舰组成的小型舰队,  相似文献   
64.
传统的民间赈灾活动中,虽然不乏女性的参与,但与男性相比不过凤毛麟角,寥若晨星。清末民初,女性在赈灾活动中的角色、规模、手段、观念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女界的赈灾实践为民初女性参政热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成为近代民间义赈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5.
现代传播美学的发展证明了异域文化阐释与交流的审美重要性。以之观照清末民初西方文化阐释及其在传播美学影响下的转型发展,则进一步启示我们:成功的文化阐释必须满足传播对象在主题、形式、情感、心理、文化动态、时代需求等多方面的传播美学规律性要求。  相似文献   
66.
范福潮 《各界》2008,(4):63-66
清末会党,光复会与同盟会同根并蒂,乙巳(1905)合流,相濡以沫,数年间威震东南,不分伯仲.   丁未(1907)之后,两会首领龃龉不断,但为反清大业,尚能共事.俟江浙独立,孙、黄得势,光复会即遭压迫,矛盾日深,冲突愈烈,相斥相煎,终致火并.……  相似文献   
67.
屈维英 《法制博览》2008,(11):49-51
大清王朝自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至1911年溥仪逊位,共有12位皇帝,历时296年。一个奇特的现象是,最后的三位皇帝——同治、光绪、宣统都没有子女,世称“宫荒”,或谓“国统三绝”。其实,这三位晚清皇帝中,同治又是中国皇宫中出生的最后一位皇帝,光绪和宣统虽为皇帝,但都是从宫外“抱”进来的,光绪甚至是非皇室血统的皇帝。这种罕见的“宫荒”现象,预示着大清王朝气数已尽。  相似文献   
68.
贫民习艺所,英文词典解释为workhouse,workhouse除意为贫民习艺所外,还可以解释为囚犯工厂,汉语词典中云:"平民习艺所",又称贫民习艺所,源自清末各省、县官办的手工业工场,专以收容无业贫民和部分罪犯从事纺织、  相似文献   
69.
《法制博览》2009,(7):44-44
成丰八年秋,李鸿章在曾闷藩幕府,同时,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也常来会商,一时间,大佬云集,蔚为盛况。大佬们经常就各种问题交换意见,一旦形不成共识,则常能擦出文斗的火花,甚至还演出武斗的闹剧.  相似文献   
70.
许超 《传承》2010,(27):86-87
清末,清廷的封建专制统治在各方面势力的攻击下逐渐走向瓦解。为了维持统治,清廷着手实行宪政。作为晚清重要的教育家和知名学者,于式枚被政府派遣出使德国,亲身考察宪政。正是在此次考察中,于式枚形成了他对立宪的独特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