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36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9篇
综合类   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龚正丰认为湿热瘀血夹杂是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病机,提出采用清热活血利湿之法分期论治的思路和方法,自拟通络解毒汤,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清热凉血法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其对细胞、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接受祛风通络、清热凉血中药治疗,对照组接受西医基础治疗,均连续治疗14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CD4+/CD8+比值以及血清Ig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CD8+T细胞比例和血清IgA、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在这些指标的改善方面,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祛风通络、清热凉血法对单纯型过敏性紫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机制与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非透析慢性肾病湿热证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水平及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63例非透析慢性肾病3~4期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并设正常组2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每日1次,疗程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以及治疗前后血清CTGF、HGF,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BUN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SCr呈降低趋势(P0.05);对照组治疗后BUN较治疗前呈降低趋势(P0.05),SCr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CTGF、H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CTGF、HG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HGF和CTGF下降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改善非透析慢性肾病湿热证患者的机制与降低血清CTGF、H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4.
现代研究表明,小肠生理与病理可影响糖尿病进程。中医学认为,小肠具有分清泌浊的功能。小肠分清泌浊功能失常可能是导致糖尿病发病的关键。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清到浊、由浊致毒、毒损脉络的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肾性骨病湿热证患者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血清骨形成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水平及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4例非透析CKD 3~5期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结果每组失访2例),并设正常组2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每日1次,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iPTH)、BMP-7水平及第2—4腰椎BMD。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末和8周末,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BUN、SCr和血清P、iPTH、ALP方面,以及在升高血清Ca和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CKD病例组BMD和BMP-7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BMD和BMP-7均显著升高(P0.05),而治疗组BMD和BMP-7升高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透析CKD肾性骨病湿热证患者BMD和BMP-7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人群;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可防治非透析CKD肾性骨病,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肾功能及升高血清BMP-7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6.
"清浊"是经典中医的一对非常重要的"元概念"。当论及清浊之阴阳时,一般以轻清者为阳,重浊者为阴。但这与寒热阴阳、气味阴阳以及营卫阴阳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另外,"清升浊降"是中医学中与"清浊"概念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这个理论从类比自然界中的浮力现象而来。然而,根据浮力原理,物质在液体里上升还是下降,只与该物质的密度有关,而与用量无关;升提或下降之力的大小,则与密度和用量有关。而根据清轻者为阳主升的假设,药物在人体里上升还是下降,不仅与该药物的密度有关,而且与用量有关,二者产生了矛盾,从而导致临床用药困惑。  相似文献   
77.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种好了庄稼,一年收成不用愁。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从春天开始保养,才能更加健康地走过夏秋冬。农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记录天气变化的伟大创造。它提示农作时节,反映季节的变换,提示人们关注衣食住行与天气的关系。立春:2月4日养生关键词:忌辣远酸饮食原则:立春后的饮食调养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  相似文献   
78.
心血管疾病的产生与众多因素相关,其中与痰浊、血瘀、痰瘀交阻密切相关,痰浊血瘀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当从痰浊、血瘀、痰瘀交阻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历史渊源、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现代医学研究、相关生化指标、治疗法则等为切入点,揭示痰浊血瘀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9.
目的:建立解毒泄浊I号颗粒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薄层扫描法,展开剂: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酸(30∶10∶0.5),检测波长440 nm。结果:大黄素在0.2~1.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59,平均回收率为98.22%,RSD为1.29%。结论:薄层扫描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解毒泄浊I号颗粒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泄浊法配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EPO(宁红欣)3000u皮下注射,并口服健脾补肾泄浊中药;对照组只给予EPO3000u皮下注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肌酐、尿素氮、血清总蛋白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健脾补肾泄浊法配合EPO治疗肾性贫血,能明显改善患者贫血状况,对肾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