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1篇
中国共产党   47篇
中国政治   35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未来的理想社会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联合体来共同地、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社会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消除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削等等。同时提出,在建设理想社会的过程中"不能一下子"废除私有制,不能用暴力"剥夺小农"等等,表达了以"渐进的办法"改变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原则及思想。十月革命时期以及此后苏维埃国家经济建设时期,列宁阐述了采用"渐进的办法"改造旧经济关系的思想。经典作家的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梦的理论与实践,有着理想奠基的意义。  相似文献   
32.
梳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民主发展,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中国的基层民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什么基层民主在中国得到了优先发展?对此的解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精英推动论,另一种是权益诉求论。从一些微观机制上来说,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都无法解释基层民主发展与三十余年改革开放之间的内在关联,更无法建立一个解释中国基层民主发展的普遍性命题。实际上,中国渐进改革的发展道路决定了基层民主优先发展的道路。或者说,基层民主发展的渐进改革论。中国乡村民主化的基本经验昭示我们,要摒弃"激进民主论",即从基层民主快速发展到大规模民主化。总之,从中国改革的历程和改革的逻辑来理解中国民主的发生逻辑,较权益诉求论和精英推动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33.
当今,从制度"建构"到制度"自生自发",无不体现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角色转变。处在转型中的中国,要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己任,以何种制度生成方式来保驾护航成为焦点。  相似文献   
34.
贵阳市社会保障水平提高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它依赖于经济的发展壮大,政策的调整充实,体系的建立完善,覆盖范围的扩大完整,保障待遇的提高巩固,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优化。要提高我市的社会保障水平,除了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以外,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和开放同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动力 ,两者在理论依据、发展目标、革命性质、判断标准上具有同一性。改革与开放作为政策和实践 ,在渐进中实现互补 ,彼此相互关联 ,相互促进 ,具体体现为循序渐进、通过试验、抓住时机、交叉进行等不同情形。  相似文献   
36.
20世纪初,苏联宣布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度成为二战时期抵抗纳粹的中流砥柱、二战之后第三世界国家的精神领袖和冷战时期美国最强大的对手;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帝国竟土崩瓦解了。苏联的解体引发了人们的深思,然而正是此时,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在总结苏联模式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  相似文献   
37.
选调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我国选调生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与选调生政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联。多年来,选调生政策不断发展演变,其变迁历程经历了酝酿萌芽、适应探索、规范发展、全面建设四个时期。从渐进决策理论视角出发,选调生政策变迁的主要逻辑包括四个方面:基于既有经验的政策渐进调适、由量变到质变的政策目标导向、中央与地方协同推进政策动态均衡、决策主体非理性因素影响政策变迁效果。基于渐进决策理论展望未来,我国选调生政策亟须进一步推进多方共治,强化政策协同性与连续性;加强政策评估,提高政策执行力;完善选调生综合配套制度建设,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相似文献   
38.
李仁卿  袁英华 《前沿》2008,(10):14-16
关于东方社会如何进入共产主义,马克思在中青年与晚年时期各有不同的理论旨趣。中青年时期马克思是持“渐进”的理论观,晚年则是持“跨越”的理论观。相对于其“渐进”理论,“跨越”理论是粗线条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晚年“跨越”理论的发展.考察马克思东方共产主义理论,既不能过分夸大“跨越”理论的作用而贬低其“渐进”理论成果,也不能拿他“渐进”理论成果去谤毁其“跨越”理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39.
大卫·休谟持中调和政治思想的内涵丰富,具有多元融合的认识特征,主张在尊重传统与习俗的基础上,追求渐进变革;反对党派林立,但强调立宪政体下党派存在的合理性;人们具有政治服从的义务,但如果政府侵犯了公众的利益,人们依然可以起而反抗,体现了一位思想家的怀疑精神与求真意识。  相似文献   
40.
商业银行的管理可以分为分业经营体制和混业经营体制.在分业经营体制下,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各行业间有着严格的业务限制,金融机构不能在经营银行业务的同时又经营证券、信托和保险业务.而在混业经营体制下,经营机构可以提供包括银行、证券、信托和保险业务在内的全方位金融服务.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及我国加入WTO,西方金融业的混业经营体制将对我国目前的分业体制带来强烈冲击.同时,随着创新金融工具的不断引进,信息技术在我国金融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我国金融机构创新的步伐也不断加快,金融业务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金融机构跨行业经营的趋势也回日益强化.因此,以分业为主要特征的金融监管模式势必难以适应我国金融机构集团化、综合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把握主动权,及时根据新的发展情况,适时改善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逐步向混业体制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