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7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2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98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是具有全球视野的战略倡议,有助于搭建中国与亚欧国家经济合作的新平台。由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所覆盖的地区,自然障区面积较大,不利于宏观化的区域性开发,因此应注重中微观领域,从推进跨境次区域经贸合作入手,“以点带面”地推进整体开发。从这个意义说,“丝绸之路经济带”也是典型的跨境次区域合作。“次区域合作理论”是中国与中亚、南亚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理论支撑。本文旨在从当代经济新区的开发规律来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跨国合作路径,关注基于边界的次区域经济区的培养,对国家间信任以及国际合作的助力效果。  相似文献   
162.
1992年,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驻亚洲开发银行的倡导下正式启动。同时,国内外关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研究也逐渐兴起。目前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国内研究以经济路径为主,涵盖诸多议题。国外研究则主要围绕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水资源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区域治理3个议题开展。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国内研究需要“取长补短,拓展视野”,在研究路径和议题选择上有所突破和推进。  相似文献   
163.
聚焦东北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当今世界经济政治进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双重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格局变化也越来越成为世界高度关注的焦点。为了进一步研究东北亚区域合作,推进图们江开发开放,建立安全稳定发展的外部环境,我编辑部邀请了受教育部委托、由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承担、组织撰写《东北亚地区发展报告》的部分专家学者,以笔谈的形式,围绕东北亚地区发展的背景、东北亚地区合作发展的动态、进展,图们江区域开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长吉图开发先导区建设的重要进展以及当前影响东北亚地区安全重中之重的朝鲜半岛局势进行了畅谈。希望能给广大关心东北亚地区发展的读者以更为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4.
跨境次区域经济合作是我国中西部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而沿边地方政府又是其主要推动力量。目前,中央政府主导、地方政府积极参与是我国跨境次区域合作的主要模式。但由于地方利益的强化,沿边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利益和目标上会有所偏差。这导致了沿边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合作中,采取对内竞争和对外合作两种不同的行为模式。这两种不同行为模式背后的动力机制研究对进一步揭示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在制度安排,提升我国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开发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5.
自1992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正式启动以来,国内学术界对中国云南省与周边国家开展教育合作与交流的研究,围绕合作方式、政策环境、合作机制、合作问题与对策等方面开展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合作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合作机制等方面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6.
大湄公河次区域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文  齐欢 《东南亚纵横》2004,(11):34-39
橡胶和钢铁、石油、煤炭合称为四大工业原料,历来被视为最重要的国际战略物资之一,由于同国防军工军需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橡胶工业被视为准军事工业。而天然橡胶种植受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较大,目前,世界天然橡胶生产大多集中在东南亚一带的热带、多湿、无风地带。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地区的各个国家正拥有这天然的地理条件,是天然橡胶的传统种植区域,橡胶产业在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将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的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作出系统分析,为次区域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合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一、大湄公河次区域5…  相似文献   
167.
168.
浅析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湄公河次区域(英语简称GMS)合作是中国(云南与广西)、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和越南6国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开展的次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69.
任欣霖  孔建勋 《东南亚研究》2022,(4):129-152+157-158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不断推进和国际发展格局的变化,促使发展合作的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作为新兴发展援助国,中国的对外援助日益引起学界的关注。本文将中资企业发展合作的测量指标设置为“企业履行”和“员工认知”,利用“海外中资企业与东道国员工综合调查”(OCEES)中湄公河流域五国中资企业的相关数据,从“企业履行”和东道国“员工认知”两个维度出发,探索中资企业在湄公河流域国家发展合作的成效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湄公河流域五国中资企业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合作的同时,也积极推动了当地社会发展合作。进一步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企业规模和企业高管的学历层次是影响湄公河流域五国中资企业履行发展合作的主要因素,而东道国员工的岗位职级和入职年限则是影响其对所在企业发展合作状况认知的主要因素。因此,本文认为,在澜湄合作机制的背景下,中国增进澜湄合作需要突破以往从国家行为体出发的一元化发展合作思维模式,从中资企业主体视角出发,将承担项目转变为主动参与,充分考虑“企业履行”和“员工认知”两方面的影响因素,联动国家和国际组织,避免单一化的发展合作方式,为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多维度和多元化提供参考路...  相似文献   
170.
张励  吴波汛 《当代亚太》2022,(5):37-65+166-167
在中美博弈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湄公河地区成为双方的“兵家必争之地”与战略对抗前沿。在此博弈场中,水资源无疑关乎该地区的命脉,亦是两国博弈的焦点。鉴于既有水外交理论对小国水外交的理论构建与实践解释的不足,文章试图构建一个小国水外交理论框架,并借以分析湄公河国家在中美博弈背景下的水外交策略模式选择。小国水外交理论分为三个维度,从国家维度看,小国水外交的内在驱动因素包括“求生存”“求安全”“求尊重”由低至高三个不同层级;从流域维度看,小国水外交的决策形成因素包含河岸权益匹配度、水机制发展程度和共同身份强度;从环境维度看,小国水外交的外在触发因素包括大国的影响力度与大国间的博弈烈度。三个维度各因素的互动催生了“自主式水外交”“追随式水外交”“对冲式水外交”和“抱团式水外交”四种主要的小国水外交策略模式。文章基于小国水外交的理论框架,分析了湄公河国家水外交的要素构成及在中美不同博弈烈度下湄公河国家的水外交策略模式,即泰国借助“三河流域机制”开展的“自主式水外交”,老挝通过“水电开发”同中泰两国实现利益捆绑的“追随式水外交”,湄公河国家在中美水资源合作机制上采取“两面下注”的“对冲式水外交”,以及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