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51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9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6篇
法律   515篇
中国共产党   293篇
中国政治   895篇
政治理论   137篇
综合类   3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比较中国内地与澳门刑法关于犯罪中止的规定,二者存在诸多差异,主要体现在:中止的立法模式、成立范围、种类、共犯中止、处罚等方面。相比之下,两地的犯罪中止理论各有所长,确有相互借鉴之必要,其比较研究必将推动各自犯罪中止制度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2.
回归生活:一种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化的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江 《求实》2002,(10):44-48
当今思想道德教育的危机产生了回归生活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 ,回归生活的思想道德教育从微观的生活层面得到合法化的证明 ,从而补充了宏观意识形态领域的证明。此外 ,回归生活的思想道德教育在理论上批判了完备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倾向 ,在实践中否定了旨在将思想道德教育精确化的努力 ,它提出 ,惟有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实践 ,才能寻找到存在于人们思想道德中的真问题 ,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3.
周朴园是一个被封建伦理异化的人.他的悲剧在于他被异化后主动放弃父性、夫性乃至人性.实际上,他自身的悖论人生故事却是<雷雨>之源.在周朴园痛苦的人生选择之后,隐藏的是一颗挣扎的心灵,纠缠的是他反人性后寻求回归人性的启示录.  相似文献   
24.
在纽约,16岁或稍大些触犯了法律的年轻人和成年人同等对待并被关在成年人的监狱中。每年都有超过一千个十六到十八岁的青少年在服完一年或不到一年的刑罚后从赖克斯岛离开。然而,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刚刚开始关注这一群体,他们了解到:从监狱出去后,至少有三分之二的青少年在三年内又会回到刑事审判体系中——这对于他们自己、家庭、社区、和纽约市来说都是个巨大的代价。  相似文献   
25.
谢莲秀 《工会论坛》2005,11(5):19-20
澳门回归后,澳门职工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其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有了大幅度提高。工资收入亦有所提高,失业率呈下降态势。在赌权开放等因素的强力拉动下,澳门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就业机会亦相对增多,但经济结构导致的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造成部分职工就业困难;行业差别导致职工收入的差别,使得职工经济地位呈现不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26.
喜事乐事:胡锦涛总书记参加澳门回归十周年庆典后到珠海视察,他充分肯定了广东的工作,说“这几年广东的工作做得好,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还说“广东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27.
周法平 《两岸关系》2007,(12):23-23
2007年8月26日,我前往澳门、深圳及香港三地考查,见证澳门回归8年后与大陆实施"一国两制"的成果。此行给我的冲击颇巨,澳门回归前的黑道猖獗、治安与失业问题恶化的社会乱象,如今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与转变。  相似文献   
2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毫无疑问,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承担着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29.
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历史性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是源远流长的思想、观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对其作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当代转换之后,终于将其确立为自己的执政理念。这是向马克思主义、共产党人的价值取向的历史性回归,是向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价值旨趣以及价值本真的历史性回归。这种历史性回归是一种拨乱反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
太平天国一方面反儒,一方面又被儒学所困;一方面企图打破旧的偶像崇拜,另一方面又在制造新的偶像崇拜———拜上帝。既想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却又恋恋不舍其宗,从盲目排斥的极端走向盲目接受的极端,结果该继承的没继承,不该继承却保留下来。太平天国的失败,从根本上说是文化上的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