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31篇
中国政治   35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李玥 《传承》2009,(14):88-89
甲午战争对近代知识分子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就是受到这种思想震动者之一。谭嗣同留给后世印象最深的是其激烈的言论和舍生取义的牺牲壮举。但事实上谭嗣同并非一直是激进派的代表,他的政治思想在甲午战争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也就是从前期的保守倾向转变为后期激进的思想。  相似文献   
92.
目前的汉语语法研究存在着激进与保守两种倾向,这主要体现于古今汉语的语法研究中。只有打通古今,以汉语传统语法研究方法为根基,相互借鉴,才会走出一条适合汉语语法特性的研究新路子,建立中国特色的语法理论,让中国的语言理论走向世界,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93.
社会发展的具体方式问题是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社会哲学的层次考察一定阶段上社会发展的展开过程,着眼于新的发展因素的酝酿形成、发展步骤的梯次推进、发展过程的逻辑链条等不同环节和方面,可以概括出内生式与外引式、渐进式与激进式、常规式与跨越式等不同的发展方式,并进而探讨这些发展方式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各自所需要的特殊条件。  相似文献   
94.
<正> 激进犯罪学学派(Radical Criminology)又称新犯罪学学派,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犯罪学学派、批判犯罪学学派,是当代西方犯罪学中具有鲜明激进倾向的一种理论流派。它主要探讨资本主义社会的犯罪问题,其产生可以追溯到五六十年代英国异常行为协会的成立与1973年由美国犯罪学者泰勒、沃尔德、扬格等著《新犯罪学》一书的问世。  相似文献   
95.
中俄两国都进行了改革,但由于采取的方法不同,结果也不同。中国采取渐进式改革,俄罗斯采取了激进的改革,两种改革方式各有利弊。目前来看,中国的改革取得了成功,俄罗斯的改革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96.
正五四时期是中国知识分子思想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经过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与劳工为伍"的实践,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相继从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正是这批知识分子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重要成员。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知识阶层中的先进分子详细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各组成部分的主要观点。在唯物史观方  相似文献   
97.
98.
积极同意是判断性侵的一个标准,强调沉默和缺乏抵抗不能被视作对性行为的同意,只有口头上或者行为上表达的同意才构成有效的同意,而未经同意的性行为、性接触即构成强奸或者其他性侵犯。这个标准在美国的刑事法领域并没有获得广泛接受,却在教育法领域被大多数大学作为判断性侵的标准。支持者认为这种标准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女性的性自主权,彻底抛弃了性侵判断标准中的暴力和反抗要件。反对者或者认为"同意"概念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或者认为积极同意标准固化了男性担负责任、女性无助被动的刻板印象。不同女权主义流派对积极同意表达了多元丰富的观点,深化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
对马克思进行空间化的再解释以及历史唯物主义对晚期资本主义批判,乃是持续推动社会理论空间化的最核心动力.以城市一地理—空间为突破口的激进社会理论爆炸式繁衍,不仅在诸多方面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元理论和拓展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而且同时形成了许多试图替代它的挑战性的新思潮,特别是以差异、多元、性别等价值重塑本体论的倾向,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00.
米尔斯历史地、具体地描述了中产阶级在政治上的一种"政治后卫"图式,然而各国的实践说明,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不同社会矛盾的影响下,中产阶级介入政治生活的方式、扮演的角色和表现并不相同,并非完全"后卫"。应该将普遍性和特殊性、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具体的时空环境下客观评判中产阶级的政治行为表征。对我国而言,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之时,要对中间阶层的政治诉求和政治倾向予以重视,通过调整结构、拓展渠道、建构机制等措施的推行,真正发挥中间阶层纾缓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平衡轮"、"稳定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