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3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52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改革开放40多年,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我国的社会稳定面临着严峻挑战,恐怖主义暴力行为严重威胁着我国安全。爆炸是恐怖分子用于实施暴力犯罪的常用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爆炸装置和手段日趋先进、复杂,暴力恐怖活动的行径更为方便快捷。新形势下,爆炸犯罪预防及增强识别和正确处置爆炸物的技能显得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当前对策中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52.
沈阳 《共产党人》2013,(12):44-45
正2012年4月14日,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但空气中却充斥着一种难以名状的紧迫和恐惧,一个突发的号令让排爆手姜建通每一根神经紧绷了起来。一上车,队长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不是演习,这是战斗……姜建通,一个100余次与死神擦  相似文献   
53.
李佳 《中国检察官》2013,(18):44-45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梁某某,曾于2004年、2011年两次因扰乱公共秩序被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公安局处予行政拘留14日和10日,2012年3月又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北京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安全保卫分局处予行政拘留5日。  相似文献   
54.
诱伏战法是处置持爆炸物劫持人质事件的有效战法之一。诱伏战法包括:善用计谋,诱敌出逃;严密监控,定向诱敌;预先研判,精心设伏;设置情况,创造战机;武力强攻,营救人质等。运用诱伏战法时,要做到在"防爆"的基础上巧用计谋诱敌,精选地点伏敌,把握战机歼敌,以成功营救人质。  相似文献   
55.
当前我国诱发恐怖爆炸的国际国内因素广泛存在,袭击目标向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要害单位及重要交通枢纽转移,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和稳定。我国应建立反恐怖爆炸的紧急处置机制,加强爆炸物的监管,建立健全反恐怖爆炸的情报信息研判机制,加强内部基础防范建设,构建全方位的反恐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56.
《航空保安》2007,(1):21-22,28-30
在拉曼光谱学的(Raman Spectrometry)的时代,使用训练过的警犬来寻找爆炸物看起来好像是过时了;但是,我们发现,人类最好的朋友仍旧有它们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时事资料手册》2007,(4):49-49
“邪恶医生”震惊英国 6月30日.英国格拉斯哥机场遭一辆绿色切诺基汽车冲撞。汽车撞进机场主航站楼后起火爆炸。警方逮捕了两名没能逃走的嫌疑人。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警方在切诺基牟上发现丙烷气罐.嫌疑人还持有汽油。英国内政部当天宣布将反恐警戒级别提升到最高级.即“危急”级别。此前的6月29日.伦敦警方在伦敦市中心发现两辆装有爆炸物的奔驰汽车.挫败了两起爆炸阴谋。  相似文献   
58.
运用核磁共振氢谱、碳-13谱、质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分析方法,确定了案件中爆炸物成份为过氧化二苯甲酰,并用对照品予以确证.  相似文献   
59.
爆炸物犯罪的法律规定存在漏洞,刑法理论界对有关爆炸物犯罪的研究欠深、广,导致了司法实践中处理爆炸物犯罪时对犯罪对象、行为、罪数认定及刑罚裁量等出现争议和疑难。认真探讨这些问题,对丰富爆炸物犯罪理论和解决爆炸物犯罪量刑失衡具有重大意义。立法和司法解释对爆炸物的外延不周延,应从社会危害性角度考虑予以解决;对爆炸物犯罪行为认定的疑难,应从各种犯罪行为的本质特点予以认定;对罪数形态认定的疑难,应从把握事后不可罚行为和想象竞合犯等刑法理论的基础上具体分析认定;对于刑罚裁量上的失衡,应从正确认定处罚情节和正确适用司法解释来解决。  相似文献   
60.
刘会芝 《奋斗》2013,(5):40-42
正炸雷轰鸣,石瓦横飞,惊慌失措的群众在爆炸引发的强力冲击波下,夺路奔逃……人们的哭叫声与爆炸形成的巨大回声胶着在一起,震耳欲聋,令人毛骨悚然。滚滚硝烟中,一个高大的身影迎着强大的气浪,如离弦之箭般冲了过去……这不是人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恐怖镜头,而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被称作"鸡西警界第一勇士"的特警战士谢海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