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91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恋爱是人生之花。你品尝过爱情的滋味吗? 爱,基础于纯洁的情。个性的接近,相互的了解,思想的融合,人生观的一致,共同的“学”和“业”,共同的“行”和“言”,铸成永久的心灵火花。恋爱是美丽的花,爱情是甜蜜的果。你想品尝个中滋味吗?请看周恩来与邓颖超当年的相爱,请看周恩来与邓颖超相随相伴的一生。让每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让每对有情人都能做到:互爱、互敬、互勉、互让、互谅、互助、互学。红花绿叶,枝繁叶茂!  相似文献   
82.
五四爱国运动兴起的前后,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留法勤工俭学热潮。这股热潮,给相对封闭、正在觉醒中的中国带来极大的冲击,加剧了中国大地的裂变。在勤工俭学的人流中,也有一批江西籍的热血青年。那么,究竟有多少江西人士赴法勤工俭学,是哪些人,他们后来的作为又怎么样?  相似文献   
83.
“五四”之后.人们以各种仪式对它表示“纪念”.这不单是为了追怀那一段轰轰烈烈的往事.更重要的则是要借此叙说自己心中所关注的话题。在一篇纪念“五四”的文章中.李大钊曾指出:“五月四日这一天.是中国学生界的‘May Day’。……不要把他看狭小了.把他仅仅看做一个狭义的爱国运动的纪念日。我更盼望从今以后.每年在这一天举行纪念的时候.都加上些新意义.”  相似文献   
84.
<正>柬埔寨王国前国王诺罗敦·西哈努克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长期致力于中柬友好事业,曾多次对我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晚年以在北京居住时间最长,视中国为自己的第二祖国。本文撷取西哈努克亲王在中国访  相似文献   
85.
1919年5月4日,北平爱国学生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行动震动了全国,"五四"爱国运动迅速蔓延中华大地,吹响了反帝反封建的战斗号角,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那场大火把赵家楼烧得闻名中外。火烧当时的交通总长曹汝霖家所在的赵家楼时,曹汝霖到底在不在家?他是怎么逃离现场的?驻日公使章宗祥又是如何被学生发现的?人们对这些细节知不甚详。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北京档案馆馆藏的"五四"档案卷宗,为人们还原了当年火烧赵家楼的历史真相,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相似文献   
86.
陈鲁民 《前线》2009,(5):54-54
90年前,石破天惊.血火交融.一场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成千上万忧国忧民的热血青年,走上街头,走向社会,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高呼“内惩国贼,外争主权”的口号,火烧赵家楼,怒打章宗祥。这场爱国运动发轫北平,席卷全国。从此.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  相似文献   
87.
《当代贵州》2012,(13):63
文化震(1902--1927),字雨龙,贵阳人。1919年入贵阳模范中学,读书期间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1922年考入东南大学预科班,受《向导》、《中国青年》等进步书刊影响,决心走改造社会之路,并先后参加党领导的反对“学阀”的斗争、国民会议运动、声援“五卅”斗争等。1925年底加入共青团,  相似文献   
88.
邓恩铭,原名恩明,字仲尧,1901年生于贵州荔波县的水族家庭。为了外出求学,他16岁那年离开家乡,投奔在济南做官的叔父。他胸怀大志,临行时作诗一首:“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业不成誓小还:埋骨何必桑梓地,人问到处是青山。”他在济南读山东省立第一中学时,北京学生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  相似文献   
89.
伴随着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爱国主义在神州大地已成为强大而广泛的意识形态。90年前的五四运动,也被教科书和主流媒体定格为一场爱国主义的集体记忆。然而,翻阅故纸堆,却发现了另外一些声音。  相似文献   
90.
1919年.楚图南中学毕业前夕.北京爆发五四爱国运动,昆明学生闻声响应。楚图南投身到爱国运动之中.参加游行示威.在街头讲演和散发传单.要求“内惩国贼.外争国权”.“废除二十一条”。他醒悟到:在国势衰微。政府屈服于列强的欺凌之时.作为一个有志青年.应该关注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不能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