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13篇
世界政治   14篇
法律   341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65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20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陈迪 《民主与法制》2011,(14):34-35
近年来,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实施的犯罪出现了一些新的类型。虽然。立法和司法解释对此作出了一定的回应,但还是存在一些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同时,在经济犯罪领域,由于种种利益驱使,司法实践中出现了将专属身份犯罪的对合行为任意认定为共犯的现象,这不仅造成了法律适用的随意性,也影响了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2.
王晓璐 《法制与社会》2011,(4):172-172,210
共犯是刑法中的概念,在行政处罚中行政相对人和行政参与人违反了行政处罚法时,能否适用共犯的理论对其处罚,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议题。  相似文献   
33.
秦律、汉律共犯处罚没有如唐律那样的"首从之法",其原则是将全体共犯者均处以同一刑罚。刚刚公布的岳麓书院藏秦简第三冊,即《为狱等状四种》中还可见数件共犯案例。虽然《为狱等状四种》所见共犯案例中未必明确记载对犯人的处罚,但至少在案例1提出的三个判决案之中,有两个判决案均对全体共犯者适用同一刑罚。并且,在案例5的两个判决案之中,有一个判决案亦对相当于唐律所称共犯者中随从者的人直接适用对所犯之罪的法定刑。  相似文献   
34.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一般认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不平等的。《南京条约》与《望厦条约》、《黄埔条约》构成了中国不平等条约体系中最重要的奠基石。通过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三个资本主义国家:英、法、美三国在中国取得了自由对外贸易的通商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  相似文献   
35.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主要是一种以解决相关犯罪行为的民事责任为目的的诉讼制度,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其例行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会出现诸多主体、民事责任以及赔偿等方面的问题。文章主要是针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共犯的民事责任分配进行深入分析,依次对不同状况下的民事诉讼中共犯的民事责任科学分配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希望以此强化人们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共犯民事责任分配的认识。  相似文献   
36.
农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党员群众民主意识状况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两委"换届选举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其发展质量和持续性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党员群众的民主意识状况.当前,农村党员群众的民主意识状况总体呈现持续推进、日益强化的特点,但也存在片面强化、局部弱化两个相离的趋向,为此,必须不断健全完善法制,深入进行宣传教育,把各项法规政策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7.
贪污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共同秘密窃取公共财物的犯罪意图和行为的反映和评价,正确地对贪污罪进行定罪量刑,建构特殊身份在犯罪主体中的时代价值,有助于我们对共犯理论的更进一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38.
对于暗中帮助他人实行犯罪行为的认定,历来就有片面共犯说与间接二犯说之争,它们要么将此行为一律视为片面共犯,要么全部认定为间接二犯,笔者认为,二说均有以偏概全之嫌,所以试图经过对此行为的分析论证得出认定的界分点,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该行为成立片面共犯.但在暗中帮助者具有与被帮助者不同的目的时,该行为应当而且接间接二犯处理,从而对片面共犯说与间接正犯说进行了扬弃.  相似文献   
39.
共犯被告人之间的供述相互印证,但无其他证据佐证能否定案是目前法学界与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点.从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6条的内涵人手,论证该条中的"被告人供述"仅指证明对象被告人本人的供述,共犯被告人供述是该条所说的"其他证据",符合补强证据的要求,共犯被告人供述相互印证的情形下能够定案,而且这也是各国的立法通例.  相似文献   
40.
对向犯是一种特殊的犯罪类型,其"对向关系"的界定在国内外争议较大。通过对向犯的上位概念必要共犯的理论分析,可以揭示对向犯的本质,考量我国对向犯相关理论,并从对向犯的行为主体出发,得出对向犯的"对向关系"即为其行为主体除了是各该行为事实的行为主体外,同时以相互对立的行为主体为其行为的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