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74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如何建设现代物流中心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路  张晓瑗 《青年论坛》2003,(1):125-127
本文在分析现代物流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的基础上 ,试从促进专业化分工、实施技术创新、建立物流学科体系和完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等三方面阐述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的几点举措。  相似文献   
62.
The progress of the strategy Great Development of the West was reaffirmed at a national coordination conference held by the State Council on July 5 and 6. Meanwhile, the Xi'an Railway Container Terminal has been established, signaling that a logistical center for Northwest China is taking shape.  相似文献   
63.
“三到五年后,钦州作为北部湾临海核心工业区的地位形成;面向中国一东盟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形成规模;具有岭南风格、滨海风光、东南亚风情的宜商宜居滨海城市会有一个比较强的吸引力。”钦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洲在接受采访时,这样描绘出他心中的钦州新形象。  相似文献   
64.
《今日海南》2011,(2):5
2010年,澄迈县大丰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和谐大丰、生态大丰和富裕大丰为目标,以海南西部物流中心、海南探奇体验旅游乐园、海南欧洲风情镇和热带高效农业基地为发展定位,充分挖掘大丰镇区位和资源优势,大  相似文献   
65.
大龙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9年,位于铜仁地区玉屏县大龙镇,是贵州对外开放的“东联窗口”。2005年8月,大龙开发区被省发改委确定为全省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基地之一。如今,大龙已经形成能源、冶炼、化工、建材四大支柱产业,是铜仁地区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和黔东物流中心。  相似文献   
66.
域情概览     
《长江论坛》2012,(2):1
■2012年3月10日,中国科学院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全面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河南省省长郭庚茂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郭庚茂在致辞中指出,自2000年中科院与河南省政府签署《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协议》以来,双方交流合作不断加强,成果有目共睹、经验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67.
在西安经营了18年餐饮服务业的孙芳山,近来迷恋上了物流业。自从陪同陕西省副省长景俊海到台湾高雄考察了阳明海运集团下属的“好好国际物流基地”之后,一个梦想在胸中升腾——做西北最大的物流中心。“我一看那里明亮、清洁,仓储系统先进,  相似文献   
68.
夏雨  刘洁 《学习月刊》2011,(12):154
近年来,我国图书业加快了资源整合力度,加大了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一些省级行政区域在政府的引导下,以区域内新华书店的发行网络为基础,纷纷组建了一批大型图书发行集团,并投资建设了区域性的、规模化的现代图书物流中心。这为我国图书供应链引入联合库存管理模式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9.
《天津人大》2013,(8):14-14
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是滨海新区九大产业功能区之一,被国务院定位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核心功能区,将在条件成熟时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区。经过五年的发展,东疆己形成以航运中上游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在租赁、航运、贸易等领域发展突出。  相似文献   
70.
钟春云 《当代广西》2013,(17):28-29
3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快速发展,双边对海关、检验检疫、金融、港口、物流等相关领域服务配套提出新需求,对经贸领域如何与文化、教育、体育等人文领域的更紧密交流提出新希望。中国-东盟博览会提升了中国与东盟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的影响力,创造了超越11国的广阔市场和巨大的商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