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23篇
工人农民   32篇
世界政治   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9篇
法律   480篇
中国共产党   937篇
中国政治   1296篇
政治理论   361篇
综合类   45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郑功成 《思想工作》2005,(9):i0021-i0024
只要不是对中国有偏见的人.都会承认中国近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它彻底地化解了计划经济时代城乡居民物质文化需求增长与供应极度短缺的矛盾,也基本上解决了先进生产关系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它不仅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促使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步人了富裕阶层的行列。因此,对中国近二十多年的发展给予任何赞誉都不为过。  相似文献   
52.
论宏观经济的重与好--对宏观经济极限规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勇 《探索》2005,(1):71-75
由于存在资源要素的瓶颈限制,宏观经济规模不可能无限扩张,必然存在着极限规模。本文通过对古典经济有关宏观经济极限规模观点的总结,分析“乐观学派”论证的有效性前提,证明:宏观经济在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不可能变得更大,但可以变得更好。同时从理论上说明了更重的经济与更好的经济的本质区别,以及如何发展更好的经济。  相似文献   
53.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循环经济在我国尚属于新鲜事物,我国对发展循环经济在理论与实践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应从制度规划、立法实施、发展科技、宣传教育等方面着手,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4.
论人本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激励机制在人本管理中的作用人有着一种全面实现自身目标并形成新目标的内在动力。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在于不断实现心中的目标,人工作的意义也正在于不断形成和实现心中的目标,从而不断促进自我的发展。当然,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的自我概念具有社会性,其自我概念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同时,个体的目标也只有与组织目标相一致时,它才有可能得到支持。这也正是激励机制作用的一个前提。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洛宾斯在《组织行…  相似文献   
55.
实现人民梦,根本在于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尊严.人的尊严具有丰富的内涵;人的尊严是实现人民梦的价值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实现人民梦就要敬畏和关爱生命、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构建公正和谐的社会关系、提升思想品德素质、改善社会风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人的生命尊严、人性尊严、人道尊严、人品尊严、人格尊严、人权尊严.  相似文献   
56.
传统教科书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遮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马克思创立的实践哲学,以实践为逻辑出发点,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实践的思维方式,从而也相应地改变了本体论问题的提法和解决本体论问题的方式,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从而转变了传统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充分说明了人类世界的实践本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与超越。  相似文献   
57.
王学礼 《求知》2012,(9):32-33
一、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在经济社会进一步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一时期,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58.
李国庆 《工友》2012,(6):14-15
“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能量才能得到如意郎(娘)君。”有调查报告称,中国单身男女因受累于社会舆论等压力而导致娶嫁难。社会上婚恋观与物质经济进一步挂钩,房子、存款同性格、人品并重,父母代单身子女征婚甚至代为先期接触了解对方,甚至插手婚事的现象普遍存在,让婚恋变得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5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操作维度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子维度,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众主流思想意识与行为方式过程中起作用的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是达成个体与群体的认同与践行的各种操作条件与处理方式的总和。操作维度立足于中国社会实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有效的实践体系,从操作层面上保证社会主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0.
朱敏 《检察风云》2012,(16):16-18
詹姆斯·法洛斯先生将他的困惑,留在了投给大西洋月刊的稿纸上。在美国,那是一份最受尊敬的杂志。他的困惑,正在于我们面临的“中国梦”问题。作为一个旁观者,与不少到过中国的其他朋友一样,他发现当今中国人几乎无所信奉,改善物质生活成了全部意义所在,于是不无嘲讽地诘问:“除了钱以外,他们还梦想其他东西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