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21篇
世界政治   4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1038篇
中国共产党   92篇
中国政治   198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27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当我们追溯契约法的发展史直将其推至古希腊法、罗马法时,发现私法精神始终蕴涵于契约制度之中.私法是调整私人财产关系的法,而契约债权在私人财产关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旨在通过对大陆法系契约法律制度与社会交易关系进行历史考证,利用获取的古典法学中私法发展的历史经验,从而巩固运用私法维护社会交易关系中契约债权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02.
论文运用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技术,结合电力企业和电费应收款的特点开发出处置电力应收款的新金融产品———电力债权资产过手证券。论文在这种金融产品设计中,根据电力债权资产与以住房抵押贷款为主的长期资产特征差异,提出了电力债权资产证券化总体结构设计的思路,然后分析了两种具体的操作模式———单宗销售和多宗销售模式,并就这两种销售模式设计中涉及的法律、交易结构稳定性、信用增级及本土spv模式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3.
债权具有相容性和平等性,不仅在同一标的物上可以同时并存数个债权,而且数个债权人对同一债务人先后发生数个普通债权时,其效力一律平等,不因其成立先后而有效力上的优劣,是为债权平等原则.债权平等原则是体现民法上的平等原则和债之相对性原则的一项重要具体原则,为债权与物权区分说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但在现代民法上,由于债权物权化趋势、优先权制度的设立以及协调公平与效益的法律价值冲突等因素,债权平等性原则正在被打破.即便如此,债权平等原则在债法领域的基础地位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104.
我国现行的合同法对于储蓄合同没有专门的规定,储蓄合同应该作为一种无名合同来处理。在储蓄存款被冒领的情况下,存款的所有权应该认定已经转移给了银行。在储户对银行的民事诉讼中,不应当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的“先刑后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5.
自德国产生“附保护第三人作用的契约”以来,其在德国的判例与学说中不断发展、繁荣。我国现也有不少学者在对其加以研究。其中最困难之处在于如何解释“附保护第三人作用的契约”与“债权相对性”之矛盾。笔者从契约效力根源的角度提出“系统契约论”,解释了“附保护第三人作用的契约”之理论根基,认为我国应引进此制度,并将其继续应用到“附保护第三人作用的契约”的构成要件、法律效果、与侵权法之边界等问题,也附带地以“系统契约论”解释了契约法上之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106.
第三人侵害合同债权,是指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故意实施妨害合同债权实现,造成债权人遭受财产利益损害,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民事责任的行为,这种行为应受侵权法调整。其构成要件,要以存在合法的合同债权为前提,第三人主现上必须为故意,行为必须具有不法性且已造成实际的债权损害。合同法调整第三人侵害合同债权存在缺陷,我们应借制定民法典的契机尽快建立较完善的第三人侵害合同债权的侵权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107.
法律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初期 ,债权纯粹体现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人身关系 ,一般经济关系的性质甚微。而近现代各国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债权债务关系日趋复杂 ,债权也被当作了交易的客体 ,实现了从人身关系到客观经济关系的推移。① 而增加债权财产性质的最重要之点 ,是完善其转让的可能性。我国《合同法》第 79条关于合同转让的规定 ,仅限于契约之债 ,无法解决一般债权问题。所以本文要介绍一下日本民法关于指名债权转让的规定 ,希望对我国的法制建设有所裨益。一、指名债权转让制度的历史变迁众所周知 ,债权转让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8.
松散式、汇编式的民法典不适合中国国情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民法典草案是原封不动地将现行法编入 ,是彻底的松散式和汇编式的 ,与人民所期望的民法典差距甚大。中国应当制定一部具有逻辑性和体系性的民法典 ,1 0 0年前 ,前人已经替我们作出了选择 ,在历经百年所形成的法律传统面前 ,任何立法者和学者都是渺小的。取消“债权”概念和“债权总则编”的理由站不住脚。人格权不应单独设编 ,基本理由在于人格权的特殊本质。  相似文献   
109.
地役权制度与物权法之生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和人文主义理念的兴起,传统物权固有法的原则和内容受到了挑战。地役权以其意定性和包容性,在现代物权法相对凝固的状态下起着润滑和活跃作用。地役权的灵活性使其对物权法定主义起着拾遗补缺作用,地役权的债权性赋予其本身强大的经济功能,地役权的意定性和不确定性使其起着以"私"补"公"的独特作用,符合了现代法律经济效益原则和社会本位法律观。  相似文献   
110.
杜颖 《河北法学》2000,(2):31-34
物权与债权性质上的区别使得物权请求权与债权请求权成为性质迥并的两种请求权,物权请求权的保护与债权请求权的保护不论是从构成要件上还是从救济功能上都不同。因此,一般情况下,债权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物权排除妨害请求权与债权也是无缘的两种制度。但是,在不动产租赁权的保护中,却出现了各种学说来试图使租赁权中适用排除妨害请求权正当化。本文主要介绍日本在这方面作出的努力,分析其判例和学说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