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21篇
世界政治   4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1038篇
中国共产党   92篇
中国政治   198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27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从地方政府的负债恶化和预算法修改的呼声入手,评析地方政府的各种对策,在财政联邦制的框架内,以地方政府的举债权和规范市政收益债券为切入点,分析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权力的合理和制度性划分,方法寻求到一个契合中国目前国情的财政分权模式。  相似文献   
992.
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网络虚拟财产一般包括游戏装备、QQ号码等,具有无形性、易变性、对网络环境的依赖性等特征。本文通过对虚拟财产法律属性的深入分析,并结合网络游戏发达国家(地区),如韩国、美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及司法实践,探讨了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993.
丁彩霞 《前沿》2006,(4):155-157
侵害债权行为是20世纪以来各国普遍建立的一项制度,本文对其法律后果进行分析,并对损害赔偿责任的具体承担提出建议,以加强对该制度的认识,完善立法。  相似文献   
994.
通知是整个债权让与制度发挥作用的核心所在。债权让与在让与通知到达债务人时对债务人生效;债权让与通知是一种观念通知;受让人可以成为让与通知的主体;让与通知在当事人法律地位、诉讼时效、二重让与、让与人破产等诸多情况下均发挥效力;让与通知撤销须经受让人同意。  相似文献   
995.
债权本身具有不可侵性,这在两大法系已成定论。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是平衡合同相对性与债权不可侵性之间矛盾的价值准则,也是第三人侵害债权的理论基石。我国应借鉴域外立法、学说与判例规则,构建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明确界定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救济的具体形式,以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96.
我国企业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有关权威部门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调查统计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股权融资是上市公司资产增长的最主要来源。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企业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股权融资的低成本、溢价配股或增发直接给股东带来净资产增值收益、股权分裂也强化了股权融资的偏好、信息传递机制失灵、企业债券市场不发达。另外指出了偏好股权融资的影响及对策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扭曲了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对策主要有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早日实现股票全流通。  相似文献   
997.
孙维飞 《中外法学》2023,(1):221-240
假如中国法就买卖合同履行时的物权变动不采无因性模式,那么,由于可从清偿视角分析物权变动,独立的物权行为概念就是不必要的。由此,即无必要采取有因物权行为的模式。在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中,可停留于“清偿”“抛弃”等概念的中度抽象状态。就履行过程中的意思瑕疵,基于清偿作为法律行为的视角,清偿概念可解决物权行为概念能够且应当解决的问题,而物权行为概念并不能解决清偿概念能够且应当解决的问题。因此,独立的物权行为概念对于问题的解决既显不足,又显多余。另外,自清偿视角看,通常对于所谓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的描述是不准确的,因为仅依债权行为和形式并不足以解释物权变动之发生,须辅之以清偿视角,即买卖合同之清偿导致所有权变动,清偿既包括交付等事实行为,也包括法律行为下的清偿意思。所有权变动的意思包括在清偿意思中。此种模式不妨称之为物权变动的清偿模式。  相似文献   
998.
美国次债危机,为全球金融市场及其监管敲响了警钟。这次危机过程中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形成和爆发,用传统的危机成因理论已不足以进行解释。笔者对此次危机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发现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具有一种全新本质性的特质-信息的溶解性扩散。以此为基础,对次债衍生品市场的法律监管提出了新的视角。在“信息溶解性扩散”的背景下,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和累积以及风险的接触性传染,金融法律监管制度的理论和模式需要被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999.
1000.
《合同法》第79条规定了当事人约定不得让与的债权不得转让。对于此种特约的效力,一直以来有着物权效果说与债权效果说两种理解。我国判例的观点采物权效果说,并认为违反特约的债权让与绝对无效,不可补正。但是,从《合同法》第79条的立法背景与实际功能来看,禁止特约并不能达到保护债务人的目的。而新近的日本债法改革,从立法论上回归到了债权效果说。在《合同法》第79条的解释上,应当借鉴债权效果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