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2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7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480篇
中国共产党   189篇
中国政治   426篇
政治理论   94篇
综合类   4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张蓉  王强 《人民公安》2007,(7):30-32
孩子成长的路上会遇到很多不可知的因素,作为带他来这个世界上的人,一个母亲应该怎样引领他前行?  相似文献   
102.
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的研究和利用已成为我国公安理论研究与实务的重要课题,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对刑事侦查实务具有指导意义。将有形的案件现场勘查技术和无形的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结合起来,可以拓宽侦查思路、捕获犯罪线索、发现犯罪特征、缩小侦查范围、为侦查提供有效线索,从而提高侦破案件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3.
皮肤电反应是机体受到刺激后皮肤所发生的电传导变化,是皮肤的一种生理反应,是情绪的生理指标,也是犯罪心理生理检测的指标。皮肤电反应的生理机制决定了其代表性和敏感性强于其他诸多情绪生理指标。因此,皮肤电反应是犯罪心理生理检测各测量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在测试中具有最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4.
家庭暴力和青少年犯罪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家庭暴力容易导致青少年形成犯罪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青少年犯罪的几率。家庭暴力给青少年造成的心理创伤、家庭教育缺陷和提供的不良示范促进了青少年不良心理意识的产生,家庭暴力对青少年造成的认知偏离、情感障碍和人格障碍妨碍青少年良好个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5.
山东省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索洛模型和Cobb-Douglas函数对山东省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山东省的经济增长基本上还是投入推动型的,即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构成了山东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余值所代表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则较低。由此,加大科技投入,走科技推动型发展道路是今后山东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6.
二战以来,意识形态领域曾经存在着尖锐的对立,意识形态的冲突成为冷战时期各国冲突的主要手段。今天,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没有被弱化,反而在加强。所以,我们仍要警惕。  相似文献   
107.
本文论述了“金盾工程”建设项目的主要任务,并阐述了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采取不同的验收测试方法,探讨了部属检测中心在“金盾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测谎技术在刑事案件侦查中的作用勿容质疑,但测谎结论能否作为诉讼证据,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本文在对测谎技术的发展历史作简单考察的基础上,从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和可采性方面对测谎结论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测谎结论具有证据价值,并进一步对测谎结论的审查判断和测谎证据的规范化予以了阐释。  相似文献   
109.
有关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与法医鉴定的结论往往存在着差异,在脑震荡和脑损伤后综合症诊断上,这种差异尤为突出。差异的形成主要缘于临床诊断:临床医生过分依赖主诉;自信、草率、违反医理;对病人辅助检查不够;易受社会和人为因素干扰。  相似文献   
110.
犯罪心理美学指引起罪事情感移动与行为走向的意象思维,系哲学、宗教、伦理等美感心因构成体系化的主观思维模型。由犯罪心理美学定义里引伸出犯罪心理的认知感受,犯罪心理的情感潮动,犯罪心理的意识内省;从其审美程式、美感性质、唯美分类、美觉意义几个认识维点上勾勒出犯罪心理美学的理性骨架,也可以称之为研究立足的基点、布局谋阵的角眼、纵横交叉的坐标、微型收缩的核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