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2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7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480篇
中国共产党   189篇
中国政治   426篇
政治理论   94篇
综合类   4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41.
安佰生 《财经法学》2015,(2):95-113
'必要性测试'(necessity test)是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协调国家管制主权与自由贸易冲突的核心概念。WTO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对该测试的解释是一个发展过程,且与关于'必要性测试'规则谈判中一些成员的立场存在差异,成员在关于'必要性测试'的规则谈判中也难以达成一致。由于WTO采纳裁决报告采取逆向协商一致的方式...  相似文献   
42.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心理测试技术在犯罪案件侦查审理中的应用,它由相关的理论、方法、技巧和软硬件测试系统所构成的科学体系。其具体应用过程由3个技术环节中的6个阶段技术组成。它们相互支持,相互影响,共同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理论的拓展和实践的普及上,提供不同的技术服务和保障。  相似文献   
43.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矛盾不断出现,人质劫持案件也逐年增多。过去这类案件多以武力强攻作为首选处置方式,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推进,以语言和心理博弈为内容的谈判处置形式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研究和分析人质劫持案件中警方、劫持分子和人质三方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主体提出较之武力进攻更科学、合理和有效性的心理应对策略,对我国建设完备谈判体系,建立规范谈判队伍,创造高效谈判策略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介绍一例利用心理测试技术在一起公交车爆炸案中有效排除重点嫌疑人的案件,为改变侦查思路、寻找新目标提供了有利依据,既保护了无辜,也为破获案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5.
近年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在办案实践中发现,不少未成年人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甚至屡屡犯案,往往与其心理存在一定程度的缺憾有关。同时,对于一些因案产生心理创伤或阴影的被害人、证人及其他涉案当事人,心理辅导的意义超过了物质补偿。为此,在未成年人案件中引入心理学方法,成为呵护这些倾斜或受伤的"花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6.
杨林 《红旗文稿》2012,(9):30-31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或债务人无法履行合同责任而给自身带来的风险。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中的最主要风险之一,具体表现是借款人不能按期还款而给银行带来损失。就像信用风险的形成原因千变万化一样,管理信用风险的手段也永无止境,其中,压力测试即是一个有效的手段。所谓压力测试是指假设某些市场指标发生一定的变化后,测算其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影响程度。压力测试作为预警信用风险的一个有效手段,能够对存量贷款的信用风险变化进行量化判断,所以商业银行有必要积极引入并正确运用这一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47.
<正>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历史和历史经验对治国理政、以史为鉴的作用,他说:"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他特别强调:"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能改变历史与事实。"在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的格局中,如何做到真正的历史清醒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晚清思想家龚自珍在《尊史》一文中说:"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他在这里阐述了一个发人深  相似文献   
48.
意识形态的矛盾运动始终没有止步,在各种意识形态网罗编织的精神世界中,像普世价值这样的命题及其本质的勘定非常复杂。意识形态矛盾运动的复杂性为普世价值巧妙地戴上淡化意识形态、宣扬意识形态终结的面具,提供了铺垫与可能。普世价值萌生并隐现于意识形态终结论、历史终结论之中,主张超越意识形态的虚幻性,淡忘甚至刻意改变不同意识形态营垒之间的对抗实质。普世价值是非意识形态化思潮的当代产物,体现了西方意识形态的政治意图。普世价值的泛滥,在实践层面提出了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论题,亦由此开启了主流意识形态复兴的固本之路、创新之路、反思之路。  相似文献   
49.
《思想工作论坛》2015,(3):46-47
话题背景2月26日,24岁的大三学生孟瑞鹏溺亡。随后媒体报道了其为救两名落水儿童而溺亡的消息。然而,落水儿童及其家长称,当天是孟瑞鹏蹬坏湖边栏杆后,导致三个人一同落水的。当地有媒体援引警方披露的信息称,孟瑞鹏不是救人溺亡,而是不慎落水,此前的媒体报道"与事实相差甚远"。截然不同的说法,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3月2日凌晨,警方公布调查结果称,经还原事实真相认定孟瑞鹏溺亡前有  相似文献   
50.
《学理论》2015,(29)
当前辽宁省大学生肥胖发展趋势越来越严重,肥胖率逐年升高,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已经严重影响大学生生理、心理及体质健康状况。运用体育干预,通过合理膳食、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变肥胖体质已变得刻不容缓。通过对沈阳大学2013级肥胖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与干预,为体育课的教学改革、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