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49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15篇
综合类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理性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课题研究是基于狭义上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而进行的.狭义上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一个复杂的母系统,包含许多子系统,系统性和科学性是其两个基本特征.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义在于其与国家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相适应、有助于开创公安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2.
祖国大陆学者关于“社会法”语词之使用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竺效 《现代法学》2004,26(4):171-175
祖国大陆学者近十年来在法学研究中,使用的“社会法”语词十分宽泛不统一,这些关于“社会法”语词的使用可以归类为狭义、中义、广义和泛义四个层面。其中部分中义的使用具有“中国特色”。我们今后相关的法学研究中,只需了解、辨别和掌握可以从哪些不同角度和层面上使用“社会法”这一法学术语即可,而不必试图得到一个能被较为普遍地接受的定义,但必须在今后的学术讨论中指明所使用的“社会法”用语的层次。  相似文献   
93.
慈善组织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慈善组织概念泛指从事慈善活动的组织,甚至有时也包括了福利组织;而狭义的慈善组织概念也称社会慈善组织,仅是指以从事慈善事业为目的,非政府、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即慈善类的民间组织。我们这里讲的慈善组织取狭义。像任何其它社会一样,慈善活动在中国古代早已有之,但受中国历史文化和特殊国情的影响,慈善组织在中国的发展却经历了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4.
关于传统无权代理理论的若干质疑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无权代理理论,学界大多主张狭义无权代理不具代理权之表象,且本人有过失并非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对此提出质疑,并对上述理论进行重构。最后,本文还对如何具体适用表见代理制度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5.
在表见代理中被代理人的过错是一个必要条件,这是其与狭义无权代理的特征区别。同时,在狭义无权代理中也要强调存在能使第三人确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表面特征。否则,将难以成立狭义无权代理,并难以区分表见代理和狭义无权代理。  相似文献   
96.
信息化立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化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及其被高效率地共享为目的的行为过程及状态.目前,信息化立法已经被提到国家和各地立法日程上来.本文从信息化的内涵、目的出发,探讨了信息化立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信息化立法尤其是狭义的信息化立法--信息化法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7.
源自警察权力限制要求的侦查比例原则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适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狭义比例原则三个方面。适当性原则要求侦查措施必须与侦查目的紧密关联,必要性原则表现为强制侦查作为任意侦查的例外形态而存在,狭义比例原则以权利保障为取向,要求实现维护社会利益与保障个人利益的价值平衡。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尚没有充分体现侦查比例原则。从法治国家建设方略和人权保障要求出发,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应当确立侦查比例原则。  相似文献   
98.
论身份犯的竞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光权 《政法论坛》2012,(5):123-139
对行为人各自利用其身份实施犯罪的身份犯竞合,通常的观点有分别定罪说、主犯性质决定说、实行犯决定说、为主的职权行为决定说、想象竞合犯说等,但这些观点存在缺陷:对于身份犯竞合,合理的处理进路是:首先,由于身份和积极义务的履行存在紧密关联,而义务具有一身专属性,身份犯竞合的行为人都应成立相应身份犯的同时正犯。其次,与某种身份相关的义务越重要,行为人违反义务的行为对法益的侵害也就越大,义务重要者由此成为犯罪的中心人物,义务不重要者的身份属于"不真正的保证人身份",其只成立义务重要者的狭义共犯。最后,身份犯的核心是正犯性的确定,而不是要解决竞合论的问题。基于这种思路,应该在整体上对犯罪进行评价,对义务重要者的定罪的效果"映射"到所有人,同时,对义务次要者的处罚可以通过量刑活动实现罪刑均衡,即便对其处罚较轻,也是可以接受的,没有必要再借助于想象竞合犯的原理来处理案件。  相似文献   
99.
武晟 《理论建设》2006,(3):16-18
从理论和现实上讲,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和狭义来认识和理解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0.
韩益  徐秉琦 《前进》2000,(10):23-24
理论界普遍认为,创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新既包括原创性的创新,即创造、首创,俗称“无中生有”;也包括继发性的创新,即对已有知识作创造性的集成和重组、拓展和引深,以及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俗称“有中生新”。狭义的创新仅指后者。以此审视邓小平理论,无论从广义的角度还是从狭义的角度,其创新特征都是十分明显的。原创性的创新理论突出表现在邓小平首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解决了困扰各国社会主义者数十年的“世界性和世纪性”难题。继发性创新在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中比比皆是,占绝对优势。如,在对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