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8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65篇
中国共产党   61篇
中国政治   105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马立诚 《各界》2010,(11):42-45
张居正的美学 张居正就像时下的高级白领一样,很在意穿着。每天上班之前,他都要往身上抹点香脂,所到之处飘散着一股淡淡的清香。他每天都换一套衣服,他的衣服讲究质地与颜色,既光鲜悦目,又符合首席宰相身份,看上去精致高雅。他又素爱整洁,家居以及办公之处条贯井然,清洁光亮。这和北宋宰相王安石不修边幅、蓬头垢面的个性,恰好相反。  相似文献   
92.
卫鞅也好,王安石也好,张居正也好,康有为也好,孙中山也好,都是当时解放思想的先驱,但同时也是说话声音最大的人,代表社会最进步的思想。可以说,解放思想与让人说话是二者不可缺一的。  相似文献   
93.
王安石在变法过程中,重视革新人才的培养,并为此建立起了一整套从培养到选拔到任用再到监督的较完善的人才机制,使北宋人才辈出.由于反对派极尽阻挠,对人才疏于监管,变法失败.建立健全新时期人才机制,首先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树立科学用人观,在变革中,要按照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全面考查,认真培养,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94.
中国宪政百年历程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家红 《学习论坛》2006,22(1):78-80
从清末法律改革开始,在沈家本等人的努力下,以变法修律为起点,逐渐将西方的宪政民主制度引进中国,但这种制度始终没有建立起来。回首中国宪政百年历程,应该引发今人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95.
央视变法     
纪亮 《法人》2006,(1):17-19
央视经过了数年改革的阵痛之后,大有在2006年彻底收复失地的态势,但是“三化”改革是否真的为央视的品牌化战略夯实了基础,央视变法能走多远,就只能等待市场的检验了  相似文献   
96.
樊友新 《求索》2010,(4):224-226
王安石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与历史上其他政治家一样,王安石也试图通过构建天命观来达到其为政之目的。本文拟通过分析王安石所处的历史语境,并对其天命思想专论《推命论》和《命解》进行解读来诠释其天命观思想。研究认为,作为宰相的王安石构建其自身的天命观,并非为寻求真理而做的学理性探索和论述,而是旨在以儒学为基础,杂糅了佛、道、法、墨等各家学派,行以经世致用之目的,是中国儒家权变思想的集大成,对于揭示中国民俗思想及研究治国平天下方略具有很好的历史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7.
人们谈论一个社会群体的兴衰时,往往会触及到一个经典汉语词汇叫做裙带关系。裙带本是妇女服饰上的附件,但一说到裙带,人们就自然想到由妻妾、女儿、姊妹的亲属攀援而形成的妇女姻亲关系,进而引申出由女人带来的官场  相似文献   
98.
管仲是出生于安徽颍上,而在齐国政坛大展身手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戊戍变法的主要发动者之一的梁启超,对管仲评价很高,说他是“中国之最大政治家,而亦学术思想界一巨子也”。他的功绩与贡献,集中体现在“实能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新生面”。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说:“管仲是中国社会第一次大转变时期的改革、进步路线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99.
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创办宗教报刊《万国公报》在宣教传教的同时,也传播了大量西方知识,在不断改革中逐渐演成为一份影响中国近代社会、倡导变法的政治报刊.从而对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新运动--康梁变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从《万国公报》对西学的传播和其变法主张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0.
晚清变法奏折体现了中西法律沟通中的核心部分。当时统治者认为中西的沟通点是“仁”,即学习西方法律的标准是符合儒家“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