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51篇
中国共产党   271篇
中国政治   534篇
政治理论   236篇
综合类   25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91.
认同危机:一个现代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同危机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就如何理解认同危机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和探讨。作者认为,认同危机的现代性,是由于认同问题的特征与现代性的意向性和外延性特征相符合造成的,意向性和外延性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认同危机。文章进而讨论了虚拟空间和消费文化等现代生活因素对认同结构和关系的冲击,进一步阐明认同危机与现代性的关联。作者最后提出,富有现代性色彩的认同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价值认同的冲突,在全球化时代,对“他者”的高度关注和尊重,是理论研究和社会生活以及建构社会认同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92.
发端于上个世纪初的五四精神,为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提供了探索挽救民族危亡、引领民族复兴道路的强大精神动力。五四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以克思主义为旗帜主导并开启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的历史新篇章;五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现代性变革的重要精神航标;五四精神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引领中华民族精神现代化的强大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993.
994.
邓永芳 《桂海论丛》2008,24(2):67-69
道德文化在从前现代到现代的历史嬗变中,其理论范式和内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前现代的德性追求为现代的道德功利主义所代替,现代德性论在文化内涵上也出现了重大的变更。同时,现代道德危机与道德冲突日益凸现出道德文化现代性的尴尬境遇。  相似文献   
995.
杨鸿江 《理论前沿》2007,497(8):23-24
现代性是启蒙运动以来资本主义历史时代的基本原则,它塑造了现代社会的基本治理结构,本文借鉴后现代主义者对现代性的批判,试图探讨找到现代性社会治理困境的出路、建立后现代主义的社会治理观的可能。  相似文献   
996.
哈贝马斯针对马克斯·韦伯的两个著名的现代性诊断,即意义的失落和自由的失落,提出了交往行动理论。通过交往合理性与“系统——生活世界”的双层架构去理解、分析和批判现代社会理性化的发展过程。他认为现代性尽管问题百出,但其潜能却并未充分发挥出来,倡导交往理性,是走出现代性危机的可能出路。  相似文献   
997.
马立新 《理论学刊》2007,(3):118-121
现代性”改造问题是现代中国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一个核心,由此造成了现代中国文学发展中的三大突出问题:第一,现代中国文学这一称谓并没有名副其实;第二,文学主体的现代思想与现代意识的欠缺是造成文学客体现代质素稀薄的根源,而文学主体现代性意识的构建又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第三,在当下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现代性意识形态相对薄弱,由此造成了现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巨大困境。当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包括自由、竞争、民主、平等、人本等现代质素的日益培育成长,这些条件为现代中国文学的复兴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98.
50年前"中国哲学史座谈会"上关于唯物与唯心的争论为当今观念形态的"去蔽"工作提供了借鉴,全盘西化和文化保守主义是我们在推进中国哲学学科建设中应该避免的,贯通自我学术生命与民族文化生命是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99.
从政治理性到理性主义政治的蜕变,缘于工具理性在政治领域的极力扩张并占据了支配地位。这导致理性自身所蕴含的工具与价值双重意义的疏离,使现代性政治暴露出强烈的实用性、功利性色彩和人自身在政治生活中的意义的丧失。为此,必须从社会生活世界的视角,着眼于人自身价值的实现来追寻政治价值理性,以建构合理性的政治理念。  相似文献   
1000.
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是对当代现代性的批判、观照、审视、反省的产物.他认为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工业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为的风险已经成为了后工业时代现代性的重大问题.因此何为现代性以及如何审视现代性,成为我们时代无法回避的焦点性问题之一.而马克思对异化劳动中人的异化批判,早已从根本上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状态,开启了现代性批判的先导.所以我们不难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中找到对当代风险社会问题的现代性根源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