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44篇
中国政治   90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2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作为两大新兴经济体,中国和印度经济的高速发展成就瞩目。通过在对两国GDP规模,资本效率、劳动生产率和能源强度等指标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扩展的C--D生产函数和Malmquist指数对两国经济的增长质量进行分解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印度,我国资本及能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大,而劳动的贡献率水平较低;技术进步对全素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明显,两国全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分别为26.27%和16.44%,仍未摆脱素投入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加强各资源素的优化配置,升全素生产率,对改善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2.
本文实证研究表明,宏观视角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即垄断领域向民营资本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民营企业发展,其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指标相对优良;微观视角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即企业内部实现股权混合,并未表明混合所有制企业绩效明显优于民营企业。本文的结论是,应以构建市场化环境和促进市场开放竞争为原则着力推进宏观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而以尊重企业自主决策为原则谨慎推进微观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  相似文献   
73.
本文首先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对1997年、2002年和2007年我国出口部门隐含碳排放量进行了定量核算,并基于此,测算出各出口部门的碳生产率,然后针对0ECD及G20成员国(1980-2010年)的碳生产率情况也进行了测算,最后基于碳生产率的结果,针对我国及世界的低碳贸易竞争力水平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国家的低碳贸易竞争力在1980-2010年间均有所提高,我国虽有所上升但排名始终处于低端;国内大多数出口部门的低碳贸易竞争力在1997—2007年间均得到提升,其中,竞争力较强的部门有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而较弱的部门有电力电热,石油加工和炼焦业等能源相关行业。  相似文献   
74.
使用DEA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别测算了广东21地市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质量创新指标,并探索分析了质量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证实,不同地市不同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和质量创新指标值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广州市表现最好;质量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相关性和显著的直接影响,此外主要通过FDI产生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75.
王克群 《前进》2016,(3):34-3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76.
列宁在领导苏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农业问题,并在实践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发展农业的思想,即大力发展农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发展农业的核心任务是提高生产率,发展农业必须从内部条件入手,通过国家帮助和工业支援为农业发展提供外部保障。重温和借鉴列宁的发展农业的思想,对我国当下的现代农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采用Super-SBM模型与Malmquist模型测算黄河流域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用固定效应模型与门槛回归模型分别验证黄河流域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与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2011—2020年黄河流域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呈现递增趋势,且主要由技术进步引起,流域内所有城市的土地城镇化逐年递增,11个城市(州)出现人口流失导致人口城镇化递减;人口城镇化与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倒“U”型关系,土地城镇化与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呈现“U”型关系,且这种关系在流域内存在区域差异性;人口城镇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土地城镇化的双门槛效应,当土地城镇化发展过低或者过高时,人口城镇化呈现抑制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土地城镇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人口城镇化的单门槛效应。因此,黄河流域各城市应积极推动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控制土地城镇化高速发展,建立以常住人口为标准的“人地挂钩”制度,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居民消费,建立“以人为本,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土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78.
增长动力转型的本质是要为城市的经济增长与繁荣寻找可持续的动力之源,最原始的动力通常来自生产率的提高。城镇化过程中生产率的提高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是结构效率,即人口从生产率低的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在这个阶段,生产率的提升和城市人口增长的速度大体保持一致。50%的城镇化率是一个标志性的临界点,在此之前,  相似文献   
79.
正如果说城镇化初期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工业化和提供非农就业机会,当前我国城镇化进入中后期则面临新的挑战和新的任务。在当前的农业生产率水平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很快会被基本吸纳,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和总量都已经下降,刘易斯转折点已经出现,因此我国城镇化发展需要从重视非农化的城镇化过渡到重视市民化的城镇化。也就是说促进进入城市的农民工逐步市民化和实现社会融合,从而促进城市内部的社会整合,促进他们在城市稳定就业和长久居留下来,通过流动人口市民化保障流动人口的社会权利,并因此构造出新兴中产阶级,推动生活方式变化和消费发展,并支持经济产业和社会生活的进步。  相似文献   
80.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农业合理化"思想:在对资本主义农业的批判基础上,进而提出合理农业的设想.农业合理化就是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管理和经营不断社会化,传统农业不断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以土地所有权的变革为起点的农业合理化,是不断改造传统农业、农民,发展现代大农业,不断提高生产率和减少劳动力的长期的渐进过程.目前,我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时机已经成熟,要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以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为纽带,采用多种形式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集约化和科学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彻底改变农村、农业落后贫弱的局面,使农民真正分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