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32篇
中国共产党   203篇
中国政治   201篇
政治理论   71篇
综合类   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无形资产竞争规则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冠斌 《知识产权》2002,12(3):23-27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经济领域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不再是一般劳动力、也不再是资本,而是知识,拥有和运用知识成为这个时代的真正动力。世界上的著名公司都越来越重视无形资产。据统计,目前有实力的企业其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比例达到1:2或1:3。在无形资产日益重要的今天,要实现知识的储存、交流和共享,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新的管理模式、管理理论和实践,作为协调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基本法的经济法,这是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力图从竞争规则这个经济法的基本命题出发,对无形资产的宏观管理法律原则作一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一、创意产业涉及视觉艺术文化知识层面 创意产业是一项跨传统行业,以文化为核心,以高新科技为依据,通过产业运作,并将纸、电话、互联网等作为主要载体。创意产业的核心生产要素是信息、知识,特别是文化和技术等无形资产,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价值产业。视觉艺术是“看”的艺术。“看”,在当今社会已转化成一种文化。作为一种“看”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只将土地作为一种生存的工具,称之为生产资料。经过30年的土地制度变迁,土地才由生产资料变成土地资产,又过了20年土地才具有了部分生产要素性质。从实践来看,土地制度变迁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将土地资产变成土地资本。  相似文献   
14.
张彩虹 《共产党人》2007,(24):38-39
信息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与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一起构成了支撑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资源体系,其中政府的信息资源占整个社会信息资源的大多数。  相似文献   
15.
时下,一些地方在经济发展中喜欢贪多求洋,今天搞这个,明天搞那个;今天招商引资弄进来一个,如获至宝;明天民营经济上一个项目,宠爱有加。在“油多不坏莱”理念指导下,这些地方产业发展变得太多、太快,变得让人摸不着头脑。有的地方出现了“贪多嚼不烂”的现象,有限的生产要素投入到过多的产业,不仅拉长了战线、分散精力,还出现“东施效颦”,在一片发展声中任自己优势产业日渐凋谢而无觉察。  相似文献   
16.
建设新农村,关键的关键。是大力引导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全力促进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转移,农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让更多的公共资源配置到农村中来。  相似文献   
17.
人才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加快发展湖南人才市场,对于健全完善市场经济体系,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斐  康涛 《求实》2004,(3):47-49
中等收入者是贫富间的“缓冲器” ,社会的“稳定器” ,经济的“助推器” ,全面奔小康的“加速器”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要靠大力发展经济 ,与此同时 ,深化分配领域的改革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就是其中重要的好对策。  相似文献   
19.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含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蔡继明 《学习论坛》2004,20(7):17-21
多种所有制并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法律基础。非劳动要素参与价值决定 ,参与物质财富创造的各种生产要素 ,同样也参与社会财富的创造 ,在商品经济中 ,财富的社会形式就是价值。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 ,就是按生产要素在社会财富即价值的创造中所作的贡献进行分配。只要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与各自在社会财富的创造中所作的贡献相一致 ,就不存在剥削关系。  相似文献   
20.
收入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全体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也关系到一种社会经济制度的生存和巩固。改革开放以来,在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上,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了“与时俱进”的精神,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使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概念之后,十五大又提出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把“按劳分配制度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结合起来”以及“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