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410篇 |
免费 | 67篇 |
国内免费 | 62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89篇 |
工人农民 | 733篇 |
世界政治 | 1051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109篇 |
法律 | 3410篇 |
中国共产党 | 5902篇 |
中国政治 | 9417篇 |
政治理论 | 1917篇 |
综合类 | 29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8篇 |
2023年 | 395篇 |
2022年 | 491篇 |
2021年 | 628篇 |
2020年 | 599篇 |
2019年 | 401篇 |
2018年 | 184篇 |
2017年 | 326篇 |
2016年 | 543篇 |
2015年 | 1083篇 |
2014年 | 2796篇 |
2013年 | 2778篇 |
2012年 | 2112篇 |
2011年 | 1988篇 |
2010年 | 1946篇 |
2009年 | 1783篇 |
2008年 | 1955篇 |
2007年 | 1073篇 |
2006年 | 950篇 |
2005年 | 797篇 |
2004年 | 960篇 |
2003年 | 669篇 |
2002年 | 439篇 |
2001年 | 224篇 |
2000年 | 266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252.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当前,我国改革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之一,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近几年,突发环境污染事件频发,由环境恶化引发的种种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社会和谐安定的重大因素之一.实践证明,以污染环境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增长没有前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53.
简论警察权益之保障——以公平正义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削弱了警察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破坏了警民关系和和谐的社会秩序,背离了公平正义理念的诉求。因而,在全面了解警察权益遭侵害现状的基础上,以公平正义为视角,重新界定警察的角色和职能范围,完善相关的法律和保障制度,提高警察执法水平和人文素养,切实加强对警察权益的保护,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54.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科学技术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有力杠杆,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科技文明形态是生态文明和绿色文明,树立生态文明的科学技术观,建立绿色科学技术体系,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和谐,并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255.
新目标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待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适应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首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 相似文献
256.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为了既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又给后人留下永续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当今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257.
三明市地处闽江上游,水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下游千万百姓的饮水用水安全。2020年以来,三明市政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重要嘱托,创新民主监督形式,联合市河长办选聘百名"委员河长",持续深化"河长制"工作,为清新福建、最氧三明建设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258.
建立生态工业模式实现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工业是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由于它很好地解决了环境问题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问题,得到世界很多国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259.
柳州市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为统领,聚焦"组织动员、实践育人、服务大局、能力提升、文化引领"五大能力建设,在疫情防控、大型赛会、生态环保、扶幼助残、脱贫攻坚、城市治理等众多领域中凝聚力量,以青春实践实现创新发展,全面服务共青团改革。 相似文献
260.
西方生态伦理学自上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作为新兴学科迅速兴起并得到广泛关注。在中国生态伦理研究中存在有过高估计中国的生态伦理资源、受制西方话语、纠缠于生态伦理"何以可能"等问题。中国的生态伦理建设应该从"何以可能"转向"何以建设",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确立生态伦理建设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