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23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55篇
各国政治   329篇
工人农民   809篇
世界政治   1479篇
外交国际关系   914篇
法律   7076篇
中国共产党   13588篇
中国政治   20516篇
政治理论   3221篇
综合类   4547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343篇
  2022年   397篇
  2021年   438篇
  2020年   530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334篇
  2016年   665篇
  2015年   1451篇
  2014年   4699篇
  2013年   4332篇
  2012年   4665篇
  2011年   4622篇
  2010年   4657篇
  2009年   4296篇
  2008年   4612篇
  2007年   3431篇
  2006年   3367篇
  2005年   2258篇
  2004年   1855篇
  2003年   1523篇
  2002年   1350篇
  2001年   996篇
  2000年   855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邹克渊 《中外法学》1991,(4):36-39,56
<正> 南极大陆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围绕该大陆的南大洋为3600万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球陆地和海洋的十分之一.南极地区是人类尚未开发的地球上的最后一块疆域.由于全球环境的日趋恶化,人类已日益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保护南极环境是全球保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何有效妥善地保护南极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已是国际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试图以法律角度论述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全面保护机制. 一、保护南极环境的现有法律制度及其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2.
地方政讯     
宗河 《中国民政》2006,(2):24-24
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通知》(浙政发 [2005]65号)。通知从健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机制、建立完善分层分类救助制度、巩固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做好孤儿救助、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  相似文献   
193.
<正>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思想,一时间,“和谐”旋律响彻神州大地,“和谐”建设沸腾大江南北。在浙江,注重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相融,注重经济社会的和谐互动,注重各类社会成员的和谐共处,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如今,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文明、平安、和谐的浙江巨轮,再次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迎风畅航。  相似文献   
194.
马骁 《公安教育》2003,(6):10-12
<正>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特别是加入WTO后,公安机关所面临的新情况不断出现,老问题更加复杂。这些新旧矛盾和问题交织纷呈,形成了对公安机关的严峻挑战与困扰,需要研究探索出科学的对策。 (一)公安业务工作被动性的困扰 公安业务工作被动性的原因从客观方面和社会因素上讲,是社会治安的顽固性、反复性所致;从主观方面和内部因素上讲,  相似文献   
195.
喜子 《工会博览》2006,(14):56-56
在你所有的生活关系中,婚姻是一种最重要的关系,而和谐的性生活是夫妻恩爱的一个标志。为此,夫妻应主动地制造性生活的美感。气候的宜人美一般来说春暖花开之时,生机盎然;夏荷秋菊之际,叶茂果硕,人们在情感心理上容  相似文献   
196.
《思考与运用》2006,(10):57-60
中国是世界上灾害频发的国家。中华文明的发祥与发展与中华民族组织起来同自然灾害进行抗争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抗灾求发展的历史。重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成为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比较突出的地区。数千年来,重庆人民在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不仅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而且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精神。今年,重庆又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抗旱救灾的决定性胜利。  相似文献   
197.
王玉田 《人民公安》2006,(24):14-18
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一直被视为人类忠实的朋友。过去家庭养犬作为贵族化的生活方式,被认为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转眼间,物换星移,“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狗已作为常见的宠物走进现代人的生活,并日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这时,人们猛然发现,它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安慰的同时,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烦恼,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98.
环境时代宪法的权利生态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泉生 《现代法学》2003,25(2):128-136
文章首先指出无论是近代宪法的法理基础———个人主义 ,还是现代宪法的法理基础———团体主义 ,都难以对付当前日益严重生态危机的挑战 ,主张可在团体主义的基础上将生态主义作为环境时代宪法的法理基础 ;而后 ,文章通过对传统宪法价值取向在环境时代所表现出种种局限的反思 ,提出环境时代宪法的价值取向———当代人与后代人 ,人与自然 ;最后 ,文章认为随着环境时代宪法法理基础———生态主义的建立和宪法价值取向———当代人与后代人 ,人与自然的确立 ,宪法将在权利社会化的基础上向权利生态化扩展 ,并围绕“人类和生态共同利益”之保护而精心构建 ,从而极具权利生态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9.
李树田 《前沿》2005,(9):205-206
陶行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的思想主要是概括了社会和生活本身的教育功能。我们在此强调社会和生活的教育功能并非是要削弱学校的教育,更不是主张“学校消亡论”;而是认为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生活本身的教育不应该是对立和分隔的两部分,而应该是有机结合的相辅相成的整体。  相似文献   
200.
随着“四五”普法依治理工作总结考核验收的结束。“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即将启动.如何在“五五”普法依法治理的启动之年开好局、迈好步?最近.我有机会参加省依法治省办公室组织的对省直部门的“四五”普法依法治理考核验收工作。使我感受到了“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带来了人们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面貌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