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起源于美国,旨在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与自我发展,了解自己的生命历程中的生活目标、职业价值观以及个性特征;了解职业及其环境,正确确定与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和职业发展目标,从而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就感与幸福  相似文献   
22.
生涯规划是根据个人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进行分析,确立自己的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生涯目标的过程.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生涯规划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实现、构建完整健全的人格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我国的生涯规划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问题,构建系统化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高校为了适应社会的用人需要,纷纷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但在教育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偏差,以至于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文章在总结与分析这些偏差的形式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纠正措施,期望使大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训练,真正得到收获,促使其顺利成才.  相似文献   
24.
针对农业院校大学生生涯规划迷茫的现状,采用团体咨询的方式对实验组15名被试进行为期8周的辅导,内容包括自我觉知辅导、职业世界认知辅导、确立职业生涯目标采取步骤达成目标四部分。接受辅导一周后的调查显示,团体成员在自我认识程度、生涯定向状态、学习状况、就业信心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25.
全球化对大学生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大学教育本身也提出了新要求。我国大学原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应及时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学生个性及全面素质发展,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构建和谐校园,满足学生个性化奠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6.
时代的进步,让女性有更多机会可在工作舞台上崭露头角、施展才能。然而,许多女性却深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认为“相夫教子”才是女人的天职,即使出外工作,也是为了“贴补家用”。偶尔,当职位或薪水高于先生时,又怕造成先生的压力,间接影响婚姻和谐,因此心中经常充满了矛盾和焦虑。这些负面情绪经常会影响女性在工作及在家庭上的表现,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因此,要在职场上充分发挥女性应有的潜力,认识现代女性的复杂情结,乃是做好女性生涯规划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27.
肖强  王帅 《学理论》2015,(4):255-256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目标、内容等方面具有可融合的基础,文章提出了进行有机融合的参考途径,并引入了借助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的模式,对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8.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和当代大学生体验式成长的新特点,要求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确立以人为本、柔性管理和服务引导的理念,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举措.以成本核算、生涯规划与价值增值等教育活动为载体,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大学生自我增值教育,以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特点和极强的吸引力、感染力,充分调动了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整合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促进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成功.  相似文献   
29.
生育给城市职业女性带来诸多困境.为摆脱这些困境,社会应从性别平衡的视角优化女性发展的文化制度环境.为女性职业生涯创造更公平合理的机会;用人单位应具有企业公民的责任意识,帮助女职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女性创建无性别歧视的组织环境;职业女性个体要科学安排工作与家庭事务,从心理上学会放松和调节,从观念上不断解放自己.  相似文献   
30.
选取10名大一学生参加生涯规划团体辅导。经过对参加团体后成员的自我改变情况的显著性检验,以及其他各种主观评估方法,对本次团体辅导的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团体辅导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效果显著。探索团体辅导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自尊水平的影响,结果没有发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