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2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318篇
中国共产党   289篇
中国政治   443篇
政治理论   80篇
综合类   19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法治动态     
住房保障法可在2013年前出台目前,住房保障法完成了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的专家稿,两者融合后已提交到住建部住房保障司进行讨论,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拟规定政府和个人共同享有经济适用房产权。2月3日,该法理论部分起草者  相似文献   
102.
本文对涉警群体性事件作了概念界定;分析了涉警群体性事件的类型;并提出涉警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对策。  相似文献   
103.
当前有些警察用枪面临不敢用枪和不善用枪的问题。应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更加科学完善的警察用枪法律程序,既要充分体现警察用枪的合法性、合理性,也要便于警察在执法实践中灵活地运用,保障执法任务安全顺利地完成。  相似文献   
104.
鲍家志 《河北法学》2023,(3):102-120
中国与澜湄五国以河为纽带,命运共相连。财产法是国家调整社会财产关系的基本法律,用益物权制度与一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生活唇齿相依。用益物权制度是研究澜湄各国财产法、探索社会风貌及开展贸易投资的最直接法律渊源。通过梳理澜湄国家的用益物权类型,厘清其与土地法的关系,认为澜湄国家在构建用益物权类型与土地法的内容设计上应实行统分结合的立法体制,公示方法因势而定,在体现社会保障与鼓励外商投资上,更应有所为,以维护资源配置与土地开发利用的合理平衡,发展国家经济,增进人民福祉。  相似文献   
105.
执行工作任务认定的司法实践存在《民法典》1191条,“因执行工作任务”的表述易致用人者上诉率高、被使用者行为与工作是否存在关联性的认定标准混乱、裁判说理偏离法条真意、向“关系”的认定逃逸问题。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执行工作任务认定的理论难题,即作为理论通说的客观说裁判说理效果有限,同时认定被使用人行为内容与工作之间存在内在关联性的理论争议不断。将《民法典》1191条“因执行工作任务”表述为“因不当执行工作任务”,增加“不当”二字,运用“四要素全无”标准或“核心要素无”标准,从反面认定执行工作任务,或将可能促进执行工作任务认定的基本理论、立法实践和司法实践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6.
《北方法学》2022,(2):37-48
我国用能权交易制度目前正处于试点实践阶段,尽管用能权交易市场规则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当前该规则体系存在立法层次偏低、市场运行规则粗糙、市场监管机制尚未理顺等问题。基于提升能效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要求,用能权交易市场规则应当借鉴欧美白色证书交易实践的经验教训加以完善。究其路径而言,推进用能权交易法制化应当成为完善用能权交易市场规则的核心思路,同时应分别以打造开放多元的交易市场和构建合作型双支柱监管体系为目标,完善具体的市场运行规则和市场监管规则。  相似文献   
107.
2022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一周年。民法典作为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不仅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法律依据。一年来,全国人民调解战线广泛开展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工作,广大人民调解员在调解实践中积极宣讲民法典.  相似文献   
108.
肖业忠 《理论学刊》2022,(4):125-131
居住权载入《民法典》,彰显了新时代民事法律的生命力和现实性,既具有社会公平价值,又富含个体正义价值。通过法律加以规定,更能维护居住者的相关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促进财产思维的理性。居住权制度首次正式入典,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民法制度,也将给人们的生活产生较大影响。作为一项新型的民事权利,需要明确该权利的内涵、法益保护、行使原则及方式。对其中所包含的法律问题的探究,有助于该项权利在现实生活和司法实务中全面运用,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提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9.
《民法典》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等相关制度的完善,体现了对原有法律体系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增加了居住权、土地经营权,体现了《民法典》对传统用益物权理论的巨大的创新;对居住权制度构建的谨慎,对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的回避,以及对动产用益物权的保留,体现了《民法典》用益物权体系存在一定局限,仍有很大需要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