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9篇
  免费   23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75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篇
法律   1043篇
中国共产党   253篇
中国政治   632篇
政治理论   133篇
综合类   5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世纪之交的网络经济大萧条 ,使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 ,普通电子商务模式的局限已经显露。实现电子商务理念的重塑 ,是电子商务企业的当务之急。网络倍增效应成为这一理念重塑的依据 ,网络倍增电子商务模式为解决电子商务领域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谢晓尧 《现代法学》2003,25(2):164-169
欺诈在合同法中是一种意思瑕疵 ,在信息社会里 ,欺诈作为误导公众的行为 ,是一种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能简单地视为合同法的特别法 ,欺诈的研究不应拘泥于意思表示的狭隘范围 ,反欺诈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应纳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范畴来考察。从竞争法的角度来看 ,欺诈不要求行为人具有主观故意 ,一种行为只要在客观上有误导消费者的效果 ,就足以构成欺诈。欺诈的救济措施 ,在主体设计、补救措施和赔偿责任上均有区别于传统合同欺诈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3.
产品欺诈使无数个无辜用户和消费者防不胜防,饱受欺害,也使一些诚实的生产经营者叫苦不迭。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完备的市场经济中应该没有违法欺诈行为的容身之地。我国政府对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欺诈现象有着清醒认识,予以坚决的打击,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立法上看,我国已建立了一套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中心,以《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为辅佐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体系,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仍然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同国外相比还有许多差距。笔者着重阐述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立法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探讨了解决的办法,以期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从而更好的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一些上市公司做假、欺诈、蒙骗等,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资本市场必须对外开放,要与国际接轨,作为中介机构的独立审计工作显得越发重要。与此同时,独立审计风险也随着资本市场的变化在不断加大。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是建立在投资人与企业经营者互信互赖的基础上的,职业会计师得出的确认,会使资本市场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勇 《党史纵览》2007,(7):39-41
"兵者,诡道也."这是中国古代军事家孙子的名言."兵以诈立"乃是军事常理.可以说,谁真正掌握并运用了诡道,精于诡诈,谁就能在战场上"制人而不制于人".作为杰出的军事家和解放军的高级将领,粟裕大将可谓"深谙"此道.他曾如此总结:"对敌应多施欺诈手段","应该极尽欺诈之能事".他在长年的军事生涯中,不知演绎了多少骗敌诈敌的精彩故事.  相似文献   
16.
有一首歌叫《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不仅唱得少男少女们如痴如醉,中年及至老年歌迷也听得心为之荡,情为之摇。不过,现实生活总不会永远像歌里唱得那么甜甜蜜蜜,不少时候,一些包裹着“爱”的美丽外衣的东西,吃起来却可能带给你受骗的苦涩和沮丧。说的夸张一点,在我们身边,欺诈的“  相似文献   
17.
信用证欺诈,是指信用证受益人在根本无货或者质量低劣无法交货的情况下,单独或与他人恶意串通,伪造符合信用证要求的一种或几种单据,从开证行骗取信用证项下货款,从而使开证申请人遭受经济损失的行为。开证行如无证据证明信用证项下单据是受益人单独或与他人恶意串通伪造的,目的是从开证行骗取信用证项下款项,且该伪造行为已经给开证申请人造成了实质性损害,不能援引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拒付信用证项下款项。  相似文献   
18.
张淑玲 《法学杂志》2006,27(2):117-119
信用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一直是国际贸易结算的主要方式之一。伴随着信用证制度的发展,信用证欺诈与诈骗等违法犯罪问题亦日趋突出,如何正确界定、处理信用证欺诈与诈骗,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是立法及司法机关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该问题的解决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维护良好的金融管理秩序及信用证制度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全球电子商务的日益发展正影响着国内和国际经济与政府间的关系。因特网市场是全球性的,但是政策法律的管辖仅限于国内,这产生了政策法律冲突的问题。本文集中讨论美国和欧盟在针对电子商务个人数据保护制定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为职业打假者合法化呼吁兼与梁慧星研究员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工 《中国律师》2003,(2):63-64
国内媒体2002年7月后,一个引起公众关注的老话题,由于《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修订草案)》的公布,再度浮出水面,不仅在消费者协会如上海消协和全国消协内部,而且在法学家间和传媒间同时成为争议的焦点。这个很长时期得不到解决的聚焦,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应该不应该,保护不保护“知假买假打假者”?如同《南方周末》(2002年7月25日)编者按:“在法律的争议与现实的需求之间,我们还需要更深入的争鸣与探讨。”其实决不限于法学家间甚至社会典论对此存在争议,就是在司法界具体到某一个承审此类诉讼案件的法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