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0篇
  免费   15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5篇
法律   558篇
中国共产党   21篇
中国政治   99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3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社会逐步向信息化发展,网络在社会上已经深入普及,几乎人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网络。因此,当网络盗窃这一现象出现后,每个和网络有联系的人都成为了潜在的受害者。从学理上分析网络盗窃的性质,对于今后的立法以及对于公民的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犯罪的本质在于侵犯法益,没有对(相应的)法益造成侵犯的行为不得认定为(相应的)犯罪。基于此,对刑事案件应当坚持“客观→主观”的分析思路。由于盗窃罪的保护法益仅为财产权,而抢劫罪的保护法益包括财产权与人身权,所以,认定行为究竟成立抢劫罪还是盗窃罪,不能仅以行为人的主观方面为依据,而更应注重考察:行为在客观上对财产权造成侵犯的同时,是否还侵犯了人身权利。  相似文献   
93.
行为人由于对象认识错误,在无罪过心理支配下客观上实施了盗窃行为;在盗窃行为的持续状态中,明知是他人并未放弃所有的财物,而非法占为己有拒不退还或上交;按照刑法抽象事实错误理论,应认定为侵占罪。  相似文献   
94.
张某的窍电时间是按1.5小时计算,还是按180天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5.
2005年12月21日犯罪嫌疑人赫某某(男,19岁,黑龙江省人)伙同王某(男,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人,其他情况不详,在逃)窜至乌兰浩特市爱国街孙某家,二人搜出两个布袋,每人拿一个,两袋内共装有人民币硬币、纪念币、纪念册、金项链、金耳钉等物品,价值人民币七千余元。在二人实施盗窃的过程中,看见楼下有人回来,二人便各自跳楼逃跑,赫某某被当场抓获。在其身上搜出部分被盗物品,王某盗走物品价值二千元。在认定赫某某是否构成犯罪产生两种观点:  相似文献   
96.
争论得沸沸扬扬的许霆案现在已经进入了二审阶段,许多人为许霆不平,明明是自动提款机的错误怎么能判许霆无期徒刑这么重呢?但是,我们进行刑事审判时,除了客观的案件经过,是否应该更主要的考虑行为人主观的想法和动机多一些呢?  相似文献   
97.
法制故事     
盗车女贼认罪轻判2008年1月25日夜,长丰女青年田某某以与郑某某谈朋友为名,进入郑某某所住的宾馆房间内,拿走郑某某的车钥匙,将停在水湖镇丰乐新村的桑塔纳2000型轿车偷走。3月10日下午,田某某在滁州租用了夏某某的起亚  相似文献   
98.
花季少年邢卫彪因家庭困难,自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为贪图享受,企图不劳而获,2008年3月5日因涉嫌抢劫、盗窃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同年4月7日被逮捕,8月8日被法院判处抢劫罪处有期徒刑三年,判处罚金2000元,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判处罚金1000元,总和刑期四年,决定执行刑期三年,判处罚金2000元。近日被送到区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  相似文献   
99.
罗贵 《法制与社会》2010,(11):138-139
在我国当前的司法实践中,侵犯财产犯罪的犯罪分子通常采取形式各样的欺骗手段,使得司法机关对部分侵犯财产犯罪进行具体定性时难以把握,容易产生关于盗窃罪与诈骗罪、侵占罪之间的争议。本文将围绕一个典型案例,分析其定性存在的争议,探讨盗窃罪与诈骗罪、侵占罪之间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对该案定性。  相似文献   
100.
文波 《法庭内外》2007,(12):63-63
22岁的北京小伙子闫烁与同伙以能办理北京户口为名骗取钱款,却因分赃问题发生纠纷,竟将同伙李某害死并弃尸荒郊。2007年10月9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盗窃罪、诈骗罪合并判处被告人闰烁死刑。他的女友因帮助其毁灭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