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51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41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6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行为人受盗窃犯人之托保管或牙保赃物,而行为人却侵占该赃物或销赃获取价款,对此,一般认为属于刑法中的不法原因给付物、委托保管物的情况,但判例与学说对此的评价并不一致,既有单纯侵占罪说,也有赃物罪说,更有占有脱离物侵占罪说。其实,该赃物或赃款属于并不移转所有权的委托保管物的特殊情形,理应构成单纯侵占罪,并与赃物罪处于并合罪关系。  相似文献   
62.
铁路物资盗窃案件,又称货盗,是指作案人以货运列车为目标,通过非常手段盗窃铁路运输货物的案件.铁路货盗案件是铁路上的多发案件,破坏了正常的铁路运输秩序和治安环境.无论从案件构成的规律特点、形成原因及侦查对策来看,铁路货盗案件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如何有效地侦破铁路货物盗窃案件是侦查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3.
刘凡 《法制与社会》2010,(20):257-258
我国《物权法》第107条是关于遗失物有限适用善意取得的规定,该条文未将盗脏物纳入适用范围实属开放的漏洞,未将货币、无记名证券排除外实属隐藏的漏洞。本文认为善意第三人占有之物系盗赃物时应类推适用《物权法》第107条;系货币或无记名证券时应对该条进行目的性限缩。  相似文献   
64.
65.
缪军 《经济与法》1997,(7):21-22
  相似文献   
6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交易越来越频繁,交易安全已然成为了民法所保护的重点。而善意取得制度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应运而生。其中对于盗抢赃物是否应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一直是理论界和司法界所争议的问题。在《物权法》出台之前,我国的物权法草案中,曾经试图将盗抢赃物在市场中流转后的归属问题加以规定,但是在正式的《物权法》颁布后却删除了这一规定,我国《物权法》回避了这一问题。但是回避不代表不存在,相反,这一问题已经普遍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国传统理论和司法实践都认为盗抢赃物是不适用善意取得的,因为这种理论产生于一个重视静态安全保护的社会环境下,而现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而法律是以社会为基础的,显然这种理论已经不适用现在的社会环境了。而就外部的物理性质而言,盗抢赃物和普通的商品没有区别,而法律不强人所难,不能要求人们在购买商品的同时去鉴别商品,这些问题都需要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67.
调和与冲突:国内法视野下的文物返还"善意取得"适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既为文物大国,亦为文物流失大国,中国文物的流失状况每每令学者和收藏家们唏嘘不已,追索流失文物的状况与制度建构日益得到重视。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文物的追讨,因其公信力强成为文物返还中不可忽视的方式之一。文物返还是文物保护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随着民间收藏文物热的升温,国内文物交易中也开始出现文物所有权产生争议的情况。判断文物持有人是否能取得所有权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该持有人占有文物的行为是否善意。无论是对中国国内还是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的返还而言,是否符合此项标准都是认定文物权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8.
善意取得是物权法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因其对维护交易安全、稳定交易秩序、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各国民法所接受。但赃物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则是个需要加以探讨的问题。本文从研究善意取得制度和司法实践中出发,表明赃物应该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观点,这就是本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69.
近年来系列性撬盗保险柜案件的撬盗手段、作案的持续性、破坏手法以及工具痕迹等特点,系列性撬盗保险柜串联并案应考虑的要素。  相似文献   
70.
论侵吞不法原因给付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侵吞基于不法原因而委托给付的财物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的规定 ,不能构成侵占罪 ,但受托者可能与委托者构成有关犯罪的共犯。如果明知受委托占有之物是他人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侵吞 ,则构成窝赃、销赃罪 ,侵吞赃物的行为只是窝赃、销赃行为与不法状态的继续 ,不另成立侵占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