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9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6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61.
考察人身辨认照相的历史及其延用至今的传统 ,从刑事人像摄影活动的角度 ,认识司法实践中权力运作与真实性问题之间的关系 ,辨认照相“客观真实”的标准是值得质疑的。从司法实践借重科学技术所能实现的“真实”的实质来看 ,应以“法律真实”的概念代替“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62.
辨认论     
辨认具有侦查措施的法律属性。辨认以收集证据、查明案情为目的。辨认以不同的标准可以科学地分为多种类型。辨认的科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反映性原理、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原理、物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原理。辨认的过程,是消除辨认人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天的信息增加过程,是辨认人对辨认目标的决策过程。辨认的心理学本质是再认。再认的准确性决定于辨认对案件相关物的感知、识记程度等多种因素。辨认应严格依照辨认的科学规则进行。  相似文献   
63.
研究目击证人辨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影响目击证人辨认准确性的因素,即估计者变量和系统变量,并分析了目击证人辨认研究的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64.
悬赏目击证人和职业目击证人的现象在我国现实社会中的产生,既有法律上的原因,也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从法律上看,我国证人证言法律制度的缺陷导致大部分证人不敢、不愿作证,这为两种法律现象的产生提供了前提;从社会根源上观察,无讼意识、权利义务观念的缺失、"经济人"的形成及就业压力的剧增,是这两种现象产生的最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65.
辨认笔录作为法定证据类型为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所确定,但随着庭审实质化情境下直接言词原则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和适用,庭审对侦查取证程序合法性的审查日趋强化.然而在司法实践中,以记载言词表达为基础的辨认笔录不仅辨认机制存在内在缺陷,而且克制机制缺陷的规范化程序也执行不力,笔录制取中严重的实体性和程序性违法违规频发严重威胁着辨认笔录的证据能力存续,辨认笔录不得不面临潜在的证据能力危机.要化解辨认笔录因内在缺陷与制取违法违规导致的证据能力危机,需从危机成因的探析着手,建构起统一的辨认笔录制取与审查应用标准,完善混杂辨认与辨认见证机制,全面确立辨认全程录音录像的可回溯性制取规范.  相似文献   
66.
在侦查辨认中,辨认人自身因素对辨认的影响很大。但同时,客观因素对于侦查辨认能否到达预期效果也有着极大的影响。这些客观因素主要包括:辨认客体的特殊性和稳定性;案发时的客观因素;辨认过程中的询问方式、地点和环境以及辨认的方式和规则等。  相似文献   
67.
目击证人对犯罪嫌疑人辨认的结果是定案的重要依据,但目击证人的错误记忆产生的不当陈述又是案件错判的最常见原因,提高目击证人辨认的准确性对于惩罚犯罪和保障公民的权利至关重要。目击证人受外界环境、主观心理等多方面的作用,形成错误记忆,严重影响辨认的准确性。因此,应当借鉴认知心理学对错误记忆的研究方法,抑制错误记忆对目击证人的影响因素,提高目击证人辨认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8.
69.
本文通过对刑事案件中专家证据的使用标准及其使用中的三个问题展开论述。多伯特诉梅里尔·道氏制药公司案及其之后相关的案件都是围绕着这三个问题。首先,“多伯特三部曲”的焦点在于专家证据的可验证性为切入点,把刑事司法体系推向实证主义的认识论,片面地认为我们能够客观地认识事物,却脱离了认识的社会性。第二,从长远看,这种对事物认识的发展有利控方,而不利刑事被告人。第三,这种不同的影响,其结果会导致刑事司法体系不但不公正,而且不可靠。  相似文献   
70.
在美国新泽西州的刑事诉讼实践中,通过与心理学研究之间的密切互动,形成了一个对辨认组织、执行规范,辨认结果使用规范为一体的错误辨认风险司法防范措施体系,较好地防止了错误辨认结果被采纳从而酿成错案的风险。2012年修正后的中国刑事诉讼法首次将辨认笔录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予以规定,但本法对于辨认的组织、执行、辨认笔录的质证等缺乏相应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对辨认准备、执行的规定不仅简略、粗糙,而且相互冲突。从提高辨认结果可靠性的角度考虑,可以借鉴新泽西州目击证人辨认规则与实践变迁的历史和经验,吸收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以进一步完善中国刑事诉讼中的辨认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