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96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24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组团闯市场     
打破传统界限,夯实产业纽带,通过把地域相邻、产业相近或优势互补的村党组织联合起来,把落户在村的大型企业党组织与村级党组织联合起来,通过产业联合、村企联建,达到产业升级、效益提高的效果。  相似文献   
92.
张鹏 《法商研究》2013,(1):21-28
为适应土地立体开发的需求,各国或地区陆续承认了空间使用权制度,并由此出现了新型的相邻空间利用关系,它具有综合利用、双向利用、利益失衡、事前确定等特点。现有的相邻关系制度、地役权制度是适应传统的、平面的相邻不动产利用关系而设计的,具有单一性、单向性、利益均衡、事后确定等特点,已经相对滞后。为此,先进立法例创立相邻空间利用关系约定制度,允许相邻不动产(空间)权利人事前、整体性地自行商定相互间权利义务。相邻空间利用关系约定制度本质上是围绕相邻空间利用关系而进行的一项"物权法律关系约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引入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后,我国也存在类似制度需求,应当在借鉴相关立法例的基础上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93.
曾慧 《法律与生活》2014,(19):48-49
正原本平静祥和的邻里生活却被公共过道上一座木亭子打破。楼上业主在楼梯过道处建木亭子开茶馆,楼下业主提起排除妨碍之诉。绞尽脑汁谋商机,开辟过道建茶馆今年35岁的陈露露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市房山区  相似文献   
9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关系也日益趋向复杂化,涌现了一大批新型的社会关系,纠纷也不断涌现出新的类型。同一建筑物居住的上下楼住户间基于装修事实而发生的纠纷日益增多正是这一类问题的体现。从侵权行为的确定、违法性内涵的判断、规章制度的效力入手,通过案例阐述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上下楼住户间因装修事实引起的相邻关系纠纷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并期待为新型相邻关系的纠纷解决提供一种法律实践的思路。  相似文献   
95.
陈忠  杨泽 《法律适用》2011,(5):95-99
所谓不可量物侵害,是指气体、粉尘、噪音、震动、电波、辐射及类似的难以计量的物质对他人人身、财产造成的侵害.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以及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因不可量物侵害而引发的法律纠纷日渐突出,并且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强化,而现行立法对此规定过于粗疏,有必要从理论上进行探讨,从立法上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96.
通过对皖南地区部分相邻乡镇应急管理调研发现,乡镇政府是目前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最薄弱环节,尤其是相邻地区乡镇更为突出。如何最有效地发挥地方政府与基层组织应急联动管理机制,我们采取SWOT态势分析法,系统分析相邻地区乡镇应急联动管理的现状及问题,提出适合皖南地区相邻乡镇应急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97.
地役权与相邻关系是相似的两种法律制度,都涉及对他人不动产的利用。相邻关系属于最小限度不动产利用的调整,是实现相邻不动产和谐利用的必要前提,认识相邻关系的关键在于如何判断最小限度利用。从妨害相邻关系的判断标准入手论证凡是属于最小限度利用的情形,必然构成相邻关系,除此以外的不动产利用应以地役权约定实现,所以相邻关系属于对不动产权利的限制或延伸,地役权则是一种约定权利,属于用益物权。  相似文献   
98.
德国公法相邻关系制度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社会,仅仅依靠民法相邻关系制度不能完全解决相邻不动产空间规整及邻人利益保护问题,于是出现了公法相邻关系制度。公法相邻关系法与民法相邻关系法尽管各自规范的对象和目的不同,但二者在功能上具有很强的互补关系。公法相邻关系法与民法相邻关系法以不同方式实现对邻人利益的保护,但这两种不同保护方式也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我国现行法对公法相邻关系作了一般性规定,有必要在相关的具体法律中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公法相邻关系法与私法相邻关系法之间的冲突首先应通过立法方式加以解决。在缺乏规定时,应放弃司法实践中所采用的公法优位说,借鉴德国的双轨制说。  相似文献   
99.
本文旨在解释城市群周边相邻区不断加入既有区域一体化合作体系中的过程和机制。对此,本文引入制度扩散的视角,以长三角经济区为例,探索了地方政府区域合作的制度扩散过程和动力机制。具体来说,本文借助长三角城市政府官网2008—2019年经济领域相关的协议数据,揭示了长三角经济区从16个城市到26个城市的扩散过程,即由前制度化和准备阶段的离散式、有限融入,转向理论化阶段的聚焦式、整体融入,最后到全面扩散阶段的集群式、全面融入的制度扩散过程。以此为基础,本文进一步发现了相邻区融入区域一体化合作的制度扩散机制,即在中央-省-城市的自上而下为主的制度压力机制下,还存在多重的次生环境和制度性张力,而城市政府在融入区域一体化合作体系时,能够通过平衡、选择和消解三种策略应对解决。制度扩散视角的引入,也启发我们更多关注区域合作扩散中的多重制度逻辑以及制度扩散背后的形式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0.
近年来,东辽县全力实施"百企进百村"行动,按照"四个精准"工作法,秉持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的原则推进村企对接,全面落实"百企进百村"助力乡村振兴。在基础精准上用力。集中开展"摸底排查、登记造册"行动,全面掌握人口结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生态环境等各方面情况,为精准结对夯实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