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1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9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两会上,记者采访某位市长,谈及房价,对方拧身便走;采访某卫生局长,谈及食品安全,对方立马变脸;采访某医院院长,谈及看病贵,对方摇头不语…… 这是个有意思的现象。两会上,敢说、能说的代表委员不在少数,这种连环的"闭门羹"或许只能说是记者撞了"大运"。  相似文献   
32.
医改是一道世界性难题。如何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创新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事关医改的成败。目前,我国在医改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人民得到了很多的实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已正式出台。《意见》共分为六部分,既提出了"看病贵"、"看病难"切实缓解的近期目标,  相似文献   
33.
冷建平 《传承》2011,(3):58-59
2011年是医改攻坚年,需要进一步厘清改革思路,增进改革共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政策补偿机制,重点控制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  相似文献   
34.
自改革开放以来,医疗体制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发展,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医疗卫生服务工作中群众呼声最强烈的问题,已成为全国普通存在的热点问题,看病难、看病贵不仅是一个民生问题,也是一个综合性、体制性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5.
陈竺 《时事报告》2011,(3):8-21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两年来,各项改革政策正在有序推进,取得了明显进展和初步成效。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各种制约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彻底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长期、艰苦而复杂的过程。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继续深化改革,就一定能有效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相似文献   
36.
康峰 《江淮法治》2013,(19):52-52
在我们才工作的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看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不仅医院数量少.而且硬件水平落后,很多病看不了,得去大城市。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看到医院现在的规模不断扩大.甚至社区医院的医疗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乡镇卫生院的环境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欣喜。“小病拖、大病扛”的时代已经慢慢过去。希望以后“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可以慢慢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7.
周先平 《前进论坛》2011,(11):55-56
实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是医疗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解决群众看病贵的一个重要方式,是惠及百姓的民心工程,如何正确认识与理解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对确保"制度"的实施、执行并取得预想的效果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叶慧  胡小飞 《今日浙江》2010,(11):52-52
今年1月6日一早,衢州市衢江区杜泽镇农民陈红英在家人陪同下,赶到杜泽中心卫生院,做削腹产手术。怀抱婴儿准备出院,去结清费用时,陈红英的家人高兴地发现:卫生院剖腹产手术费用总价只要2700元.  相似文献   
39.
虽然城镇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但其生活负担依然沉重:看病贵就医难,使多少家庭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大学生就业难,在岗职工怕失去工作,缺乏一定的稳定感和安全感……虽然如此,可如今的"小市民"们仍在憧憬着幸福。他们的幸福指数简单而又单纯,就是生活平平安安、身体没有病、有一间不漏雨的房子、出门一路平安、回家吃个热腾腾的饭、在单位不生闷气、不下岗不失业……这些指数虽然普通,但其所涵盖的基本生存资料却有着"真切的生命力"。在近些年,国家也开始制定一项项如甘露般的惠民政策,接受滋养的"小市民"们,则开始借助这些"营养",迈入更加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40.
短语     
《工会博览》2010,(16):11-11
“看病难、看病贵”还没有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又来了。问题的症结在哪?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的想法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如出一辙,那就是把责任推到市场化的头上,并强调回归公益性,甚至主张把托幼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