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99篇
中国共产党   83篇
中国政治   144篇
政治理论   45篇
综合类   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孔子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和发展了“周”,并顺应时代的要求,面对“乐崩溃”现象,把“”和“乐”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治国理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理念基础。当前我们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响亮口号,欲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而科学理论的形成是离不开继承和创新的。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应为科学理论的源头之一,尤其是孔子的“为国以”思想是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的。  相似文献   
72.
中国古代综合为治的治安方略,是中国古代历经奴隶、封建社会一步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种治理社会犯罪的系统理论。历史证明,中国古代“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繁荣局面的出现,中华民族文明成就的缔造均与实施综合治理息息相关。古代的综合治理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所在,对今天中国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3.
荀子的"群居和一之道"是一个社会和谐的思想体系。荀子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义相分为根本途径建立一个"至平"社会的设想,同时,辅之提出了其余一系列包括乐以定和、政以裕民、公正无偏、互敬互爱、君贤国治等的途径手段,从而构建了一个系统的将本体之和与社会之和、外在规范与内在熏陶、政治与经济、君王与百姓有机统一起来的传统社会和谐思想体系。这一体系中的许多思想观点,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74.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礼”和“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而和法,作为古代中国规范社会的两种手段,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神内核,维系着中国几千年的社会稳定和文明进展。  相似文献   
75.
新事篇     
《中州统战》2002,(6):24-25
  相似文献   
76.
任何一个智能生命群体 ,都将按其原初的生存方式、社会秩序理念 ,构建其社会秩序模式。就像古希腊的城邦民主理念催生了雅典民主政治 ,古罗马用“私权神圣”创设了“我们所知道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一样 ,中国古代社会秩序整合的原初理念是“合和”与“威摄”。  相似文献   
77.
卢艳兰  张在喜 《工会论坛》2004,10(6):119-120
荀子是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在德育方法上 ,他既师承孔子 ,同时又立足于社会现实 ,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 ;荀子的德育方法对当代德育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借鉴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8.
79.
杨林生 《理论月刊》2002,(10):25-26
由于观念与信仰的不同,在清朝末年修订新律过程中,教派与法理派之间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其实质是一场中西法文化之争,核心是如何处理好移植西方法文化和中国国情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80.
在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历代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正统和居于主流地位的法思想——儒家法思想,其核心内容为"仁"和"",实质是法共同体,价值准绳是义。本文借鉴思想史、社会史的方法,首先阐释了儒家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儒家法思想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儒家法思想的现代价值,借鉴和继承其精华,探求对现代法制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