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2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55篇
各国政治   78篇
工人农民   708篇
世界政治   5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篇
法律   2871篇
中国共产党   5540篇
中国政治   8174篇
政治理论   1858篇
综合类   4432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92篇
  2022年   321篇
  2021年   441篇
  2020年   652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275篇
  2016年   496篇
  2015年   823篇
  2014年   2308篇
  2013年   2492篇
  2012年   2479篇
  2011年   2259篇
  2010年   1925篇
  2009年   1705篇
  2008年   1736篇
  2007年   1424篇
  2006年   1189篇
  2005年   690篇
  2004年   642篇
  2003年   556篇
  2002年   473篇
  2001年   317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王爱平 《党建文汇》2002,(11):14-14
搞好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杨东社区党支部以“知民、为民、便民、利民”为宗旨,先后组建了“夕阳红志愿者服务队”、“送温暖小组”、“有特长居民便民服务队”,设立社区服务电话:现有社区志愿者129人,服务网点20家,服务涉及医疗保健、家电维修、家政服务、婚姻介绍、代购物品等多个项目,常年为居民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12.
为了提高社区党建 工作水平,青岛市市南区委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不断总结社区党建工作经验,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永葆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13.
日前,怀柔区总工会举办了《集体合同与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培训班,区各企业,公司,乡镇,工会联合会主席,工会委员等120余人参加了培训班。市总工会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张恒顺担任了本次培训的老师。  相似文献   
114.
成都市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紧紧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实现“三个转变”的战略要求,大胆探索实践,创新管理体制,加强基层民主,强化社区职能。完善服务体系,创建多功能信息系统,谋求社区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社区建设水平。积极促进农村新型社区的根本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中央和民政部领导的充分肯定。本期“和谐社区建设”专版择要刊登成都市民政局及该市锦江、青羊、金牛、武候、成华、双流等区县各具特色的经验和做法,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15.
目前企业不仅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还承担全部的社会服务职能和部分政府管理职能,造成了企业负担过重,限制企业发展的现状。企业社区主要从事为本企业职工服务的社区管理、文教卫生等公益性服务事业,使得它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也决定了它必须随企业的改革而改革。  相似文献   
116.
枫桥作为中国农村第一个社区矫正试点地区,自有其充分的理由。但在实践中不可避免的面临一些基本的问题:法律依据缺失,矫正对象范围失当,矫正经费不足,矫正人员数量不足、专业化程度不够,矫正方法单一,社会保障与社会团体薄弱。  相似文献   
117.
于成先 《工会论坛》2005,11(4):76-76
依托社区发展老龄事业是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养老社会化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加强社区养老基础建设、改革社区养老工作体制、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发展油田老龄事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8.
成都市是西部大型中心城市,城市管理及社区建设各项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进行“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有相当的基础,因此,把安全社区建设作为公共安全、事故预防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和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石,积极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研究和创建对构建和谐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9.
回首“一线工作法”实施近两年来的历程,作为工作在社区(街道)一线的党员干部,我深切感受到“一线工作法”对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推动作用,深刻体会到“一线工作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不仅探索了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载体,而且通过制度创新,把保持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落到实处,深化了凝聚力工程,提升了党动员社会、组织社会、凝聚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0.
公民社会已经在当代中国兴起并产生了日益强烈的政治参与要求。人民政协可以在整合公民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却受到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公民社会的发展壮大为政协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国家应加快人民政协的改革,加强人民政协与公民社会的制度化联系,促进政协工作的公开化、制度化、法律化,并推动人民政协向协商民主组织发展,使其更多地参与国家立法和政治事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