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39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21.
魏羲之 《政府法制》2013,(17):23-23
1804年秋,年仅19岁的林则徐参加福建乡试中举,春风得意。第二年,满怀信心的少年举子林则徐来到京城参加会试.没想到却名落孙山,他受到沉重打击。为了谋生,他和当年的父亲一样,当起了私塾先生。  相似文献   
22.
龚德明  谷蕤 《黄埔》2008,(3):72-73
龚选登(1899—1939)字阳甫,别号泰春。1899年8月9日他出生于广东琼州乐会县九曲乡沙美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0岁丧父,靠母亲抚养长大。艰难困苦的生活,造就其刚毅和吃苦耐劳的性格。他6岁开始读私塾,1916年,他考入乐会县高等小学,仅读两年因家境穷困而辍学,但因勤奋、敏慧、好学,后受聘为村学教员,数年后任沙美小学校长。  相似文献   
23.
念春的母亲叫春花。我和春花是在1976年认识的。我们在一个厂上班,她的成分不好,父亲曾在国民党政府里做事,解放后被镇压。因着这种关系,厂里的人都不敢和她太接近,她也不爱和人说话,从早到晚只顾闷着头做事。她的寝室和我的寝室隔不远,我经常到她的寝室里去看她,还把从家里带来的好吃的送给她。我只读过两年私塾,不认得多少字,她小的时候家庭条件比我好,认得的字也比我多,我每次去找她,都借口向她学认字。她教得很认真,一年下来,我已经能够看书读报。作为回报,我经常随她回家帮她做家务。她的家在湾址镇,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哥哥前几年倒插门做了别人家的上门女婿。她母亲有严重的风湿病,行动不方便,春花每隔一个星期回一趟家,帮母亲准备好下个星期的米、菜和柴禾,还要担水把水缸填满。我和春花好上后,担水、劈柴的事都由我来做。就这样,我们相互帮助着,彼此信赖着,爱情的种子开始在我们的心里悄悄萌芽。  相似文献   
24.
奶奶的账本     
周锋 《党的建设》2008,(4):50-50
奶奶有一个账本。多年来,每到过年的时候,奶奶就向全家人公布一年的收支情况,这成了我家大年三十晚上的固定程序。奶奶幼年时曾读过私塾,建国后又上过村里的文化补习班,因此,记一些  相似文献   
25.
陈彩芹(1902—1931),又名陈顺帆、陈操生,漳州平和县长乐乡人,是震撼八闽的"平和暴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饶和埔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1902年,陈彩芹出生于福建省  相似文献   
26.
毛泽东非常熟悉《孟子》一书,一九0二年,他在韶山南岸私塾发蒙时,就读于《孟子》。《孟子》中很多精辟且富有哲理的话,在毛泽东的一生中都有影响。毛泽东经常在他的著作和谈话中引用孟子的话。  相似文献   
27.
石颢 《党政论坛》2014,(12):14-15
苦中酿蜜 1921年2月22日,庄奴出生在北京,父亲是冯玉祥的一位部下,给他取名王景羲。庄奴的母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家里还专门请了私塾先生教崩彰商司。他就读的育英小学和育英中学,也是当时有名的教会学校。充满欢声笑语的童年,为其日后的歌词创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8.
赵珊 《党史纵横》2002,(9):22-25
1赵一曼,原名李淑瑞,学名坤泰,别名李一超,1905年10月25日出生于四川宜宾白杨嘴村,其父李鸣绪是位远近闻名的乡村医生,家庭富裕。娶妻蓝明福,慈爱贤惠。他们有六女二子,赵一曼排行老七,为第六个女娃,其下尚有一个小她三岁的弟弟。赵一曼自小钟情于生机勃勃的大自然,颇有男孩子天性。8岁入村私塾,聪明过人,但像男孩似地好说好动。一次,曾把一只螳螂偷偷放进了私塾先生的脖领里。先生罚她,她又背书清楚流畅,真是拿她毫无办法。不久,父亲去世,长兄李席儒成了当家人。他满脑里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不再允许一曼读…  相似文献   
29.
现代著名文学家、楹联大师郭沫若,生性开朗,才思敏捷,妙语如珠,风趣幽默。他一生写过许多闻名海内外的奇联巧对,既有启迪教育之理,又有辛辣嘲讽之妙,读后令人拍手叫绝。 郭沫若八岁读私塾时,有一次,老师布置学生背诵《易经》和《周礼》。郭沫  相似文献   
30.
近代私塾教育与宗族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学界一直以来对教育史发展倍加关注,对处于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近代教育所涵盖的教会学校、新式学堂、书院、官学制度以及一些杰出人物所提出的教育思想都有所专著。但是对于作为中国千百年封建教化的基层单位———宗族乡里的私塾教育,论述却很显单薄。因此当史学家从宏观角度剖析清末民初中国教育体系改革一直在学堂———私塾的二元格局中徘徊的奇特现象时,长期以来归咎于政府效率低下、教育经费投入缺口等原因,却没有把中国封建社会地主———士绅统治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宗族势力与之相联系,这也就忽视了清末民初中国乡村社会权利真空的填补者在乡村教化领域中的巨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