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10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28篇
中国共产党   18篇
中国政治   65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版权战略立足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应遵循文化产业内在市场逻辑的规则,即坚持私权本位的根本属性。然而过分强调文化产业自身经济规律,则会导致市场失灵、文化帝国主义以及信息鸿沟现象,进而需要政府通过发展文化事业,推动版权战略的实施予以弥补。在这其中,政府应坚持私权优位的原则,以扶持文化产业为基本目标,避免直接干预市场而是通过发展文化事业进行间接调整。  相似文献   
182.
在当前的公安执法活动中存在着侵犯公民私权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执法者不能准确区分执法权力边界导致侵权。建设和谐社会与法制国家,需要公安机关在执法中树立以权利为本位的执法理念,明确公权力与私权利的边界,规范和限制公权力,保障私权的自由行使。  相似文献   
183.
在当前的公安执法活动中存在着侵犯公民私权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执法者对公安执法权力边界的认识不明晰而越权执法,导致侵权。因此,必须在公安执法中树立以权利为本位的执法理念,明确公权力与私权利的边界,规范和限制公权力,保障私人权利自由行使。  相似文献   
184.
【案情介绍】2005年4月2日19时30分许,王昌胜驾车将一名60-70岁男子撞倒在另一侧机动车道内,恰遇吕芳对向驾车驶经该路段,从该男子身体上碾过,致该男子死亡。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公安局接警后未能查明该死者姓名,遂依法认定  相似文献   
185.
一、案例孙某,男,29岁。董某,女,28岁。2006年底,孙某通过在电脑网络上玩“刀剑游戏”结识董某.两人感情发展很快.经常在网上视频聊天.期间也见过面并一同吃饭、住宿。2007年4月5日,孙某打电话给董某要求见面并发生“一夜情”(性关系),被董拒绝。  相似文献   
186.
两大法系都存在处于民法生活序列中私人财产权与国家财产权中间过渡阶段的公用领域,但其法理解释和制度构建却有明显的差异。按照权益标准对公用资源进行分割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权利人对公用资源的支配关系具有借鉴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7.
在德国古典自然法中,人被视为具备理智与意志的伦理人,他是伦理与法律上的主体。普芬道夫与沃尔夫从伦理人概念中推导出自然权利义务理论体系。德国民法学对该理论体系予以批判性地吸收,从而形成古典私权一般理论。权利开始成为民法学的核心范畴,以之为逻辑主线,民法素材被重新整合为一个与传统的法学阶梯式体系迥然有别的潘得克吞式体系。民法体系由此发生基因突变。历史经验表明,民法体系植根于民法学理传统。我国民法典应采用潘得克吞式体系,并对其作必要的改进。  相似文献   
188.
随着我国物权法的制定以及国企改革的深入,国家所有权的性质不断遭受质疑。国家双重法律人格的混同,造成了对国家所有权性质的误解,故应当区分国家的公法人格与私法人格,在行政体制外分离国家所有权与行政权,使国家所有权的行使成为非行政性的经济行为,从而还原国家所有权的私权性质。  相似文献   
189.
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围起来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能使一些头脑十分简单的人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者。假如有人拔掉木桩,或者填平沟壑,并向他的同类大声疾呼:"不要听这骗子的话!如果你们忘记土地的果实是大家所有的、土地是不属于任何人的,那你们就遭殃了!"这个人该使人类免去多少罪行、战争和杀害,免去多少苦难和恐怖啊!  相似文献   
190.
以法主体性、程序主体性及私权自治为理论依据赋予诉讼当事人民事程序选择权,并对相关的民事程序进行完善和创设,一方面有利于当事人追求自己的实体或程序利益并减少国家司法资源的消耗;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民事程序现代化的转型,提升当事人在诉讼制度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公民对司法的信赖度。因此,构建合理科学的程序选择权制度应是司法改革的新动向。本文在对当事人民事程序选择权的法理基础作了深入分析之后,提出了构建当事人程序选择权制度的初步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