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99篇 |
免费 | 67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47篇 |
工人农民 | 53篇 |
世界政治 | 160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104篇 |
法律 | 1494篇 |
中国共产党 | 1243篇 |
中国政治 | 1697篇 |
政治理论 | 357篇 |
综合类 | 9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79篇 |
2022年 | 78篇 |
2021年 | 81篇 |
2020年 | 116篇 |
2019年 | 63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63篇 |
2015年 | 141篇 |
2014年 | 446篇 |
2013年 | 326篇 |
2012年 | 409篇 |
2011年 | 387篇 |
2010年 | 492篇 |
2009年 | 508篇 |
2008年 | 621篇 |
2007年 | 453篇 |
2006年 | 424篇 |
2005年 | 304篇 |
2004年 | 213篇 |
2003年 | 201篇 |
2002年 | 247篇 |
2001年 | 169篇 |
2000年 | 121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雷正良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5,3(6):4-7
“一分为三”命题包括鼎立统一。在中国哲学史上,鼎立统一即三足鼎立是有地位的。后来在谈“三”色变的氛围之下,鼎立统一就没有存在的余地了。现在应该充分认识它的哲理性,肯定它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52.
53.
德国自19世纪下半叶实现了国家统一,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统一法制建设,到20世纪初已建立了近代法的完整体系,成为大陆法系的典型国家。①德国法近代的发展及其现代化是建筑于中世纪法的基础之上的,受到中世纪法的强烈影响,②因此,研究中世纪德国法的法源,有助于理解形式意义上的近现代德国法及蕴藏于现代德国法律体系之中一脉相承的德国法律传统。 法源,即法律渊源,在法学上虽说有诸多含义,但本文所论仅限于法理学上通常所讲的形式意义上的法源,指的是根据法的效力来源的不同对法所作的一种基本分类,即法的创制方式和外部表现… 相似文献
54.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性质来看,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从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和使命来看,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从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根本利益来看,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55.
陈水扁在台湾主流民意强烈反对,美国频频劝阻的情况下,依旧于2月27日宣布了终止“国家统一委员会”运作,终止“国家统一纲领”适用。尽管美国再三斩钉截铁地说“‘国统会’没有废除,随时可以恢复运作”,但众人都明白,依据“一中原则”建立的“国统会”不可能再运作,象征两岸终将统一的“国统纲领”被废止了。而就在“终统事件”余波荡漾之际,陈水扁的“新宪公投”工程已然展开,两岸关系面临空前考验。尤其是“终统事件”发生在两岸关系趋于缓和的2005年后,格外令人惊讶、扼腕,也值得吾人对于今后的反“独”促统工作进一步省思。“公投新宪”… 相似文献
56.
57.
张学利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5,(4):74-75
肩负着职业培训、学历教育双重任务的警察院校在教学培训中可从五个方面提高警体教学水平:正确分析教学对象,使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充分整合公安教育中各方物力与财力,使教学设备发挥最佳效能;探讨教育规律与过程,丰富教学方法;发挥人才优势,进行教学科研课题攻关;均衡师资结构,达到教、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8.
(接上期)
二 最大限度降低实现国家统一的成本和代价
通过“一国一制”的方式实现国家统一,通常要通过长年的战争和混乱,付出沉重的代价。而且往往要等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后人们才会感觉到统一的可贵。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固然,追求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国家一定要统一,但是能否尽可能降低统一的成本和代价,不让人民遭受损失,实现“无痛”统一呢? 相似文献
59.
刘莹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6,21(6):37-43
抵押制度,以其不转移占有的担保方式,既最大限度地保证抵押人对担保物的利用,又充分保证债权人权利的实现,成为担保法律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制度,登记在抵押权设定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抵押登记在登记效力、登记机关、抵押权实现与其他机关的强制执行的冲突等方面存在问题,对抵押权的设立、实现产生不利的影响,需要加以理顺。本文试图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在地方立法的权限范围内,依托上海市浦东新区改革综合配套改革的大背景,进行抵押登记制度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