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522篇
中国共产党   19篇
中国政治   88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1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162.
蒋筱熙 《中国审判》2020,(3):102-105
惩罚性赔偿,全称为惩罚性损害赔偿,这是一个相对于填平性损害赔偿的私法概念。本文所探讨的是法律意义上的惩罚性赔偿而非带有惩罚性因素的赔偿。我国惩罚性赔偿的发展历程惩罚性赔偿最早出现于英国普通法。到20世纪,美国已有十几个州允许在侵权案件中适用惩罚性赔偿方式。  相似文献   
163.
164.
公法法治论——公、私法定位的反思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本文以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标准为突破口 ,通过反思私法优位论之是非 ,提出法治社会应当树立公法优位的观点 ,因为公法与法治的理念与构造完全吻合 ,反映了立法法治和司法法治的需要 ,能够对权力与权利之间以及权力内部的关系加以最合理的定位 ,有助于培育社会主体的法治信念  相似文献   
165.
从契约自由原则的基础看其在现代合同法上的地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一、契约自由的含义 所有权绝对、过错责任和契约自由为近代私法的三大原则,而契约自由又是私法自治(意思自治)的核心部分,就如德国学者海因·科茨等所指出的:"私法最重要的特点莫过于个人自治或其自我发展的权利.契约自由为一般行为自由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灵活的工具,它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6.
社会法中的人——兼谈现代社会与法律人格的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以来西方经济法制的发展可以用“私法公法化和公法私法化”来形容。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形式合理和抽象的社会。抽象人格是近代私法塑造的人的形象。从社会法的角度来看,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关于“人”的观念呈现了一个从抽象人到具体人,从原子化的人到团体化的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7.
本文就1985年在海牙签订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适用公约》的主要内容及其所反映出来的法律适用原则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并进而对我国是否应加入该公约,以及加入该公约时,是否应提出保留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1985年公约是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领域冲突法适用的重要规定,我国不论加入与否,都应重视其有关规定,若加入,则应适用该公约,若不加入,则可将其规定作为惯例而予以适用  相似文献   
168.
宣告死亡制度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洋 《研究生法学》2004,19(4):33-40,51
作为私法,民法崇尚意思自治,提倡市民依照自己的理性去设计自己的生活,管理自己的事务。然而,并不是每个市民都具有理智地形成意思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受年龄因素的制约,“也可以因其它情况受到限制,如精神疾病或精神耗弱”。法律上遂设禁治产宣告制度,以保护相关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9.
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的行政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究竟属公法契约还是私法契约,理论界观点不一,其争议根本上源于公法契约与私法契约本身的界限不清。本文在对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的主要形式进行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特许经营协议主体的特定性、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目的的公益性、政府特许经营协议适用规则的公法属性入手,分析了政府特许经营协议的行政性,认为政府特许经营协议是一种行政性(或公法上的)契约,是借助契约手段实现行政目标的行政合同。  相似文献   
170.
民事公益诉权是实体和程序的结合,具有权力和权利的双重属性,其取得需要法律的特别授权。从性质看,检察机关行使公益诉权代表的是人民群众甚至是国家的利益;从产生看,检察权代表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满足介入私权的前提条件;从发展看,介入民事诉讼领域是检察权发展的必然趋势。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诉权应坚持权利用尽原则,有限行使原则和"依法"行使原则。经全国人大授权,检察监督可以转向私权,但必须是基于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