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4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542篇
中国共产党   70篇
中国政治   203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17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保险人向投保人预收保险费之后,正式出具保险单之前的时间被称为"保险空白期",该期间内的保险责任分配问题已经成为了近年来保险司法实践中的争议性话题之一。在厘清"保险空白期"中保险责任产生的基础之后,根据我国现有的对"保险空白期"内投保人的救济途径,结合国外已经成型的制度和理论,站在平衡保险人与投保人权益的立场上,可探寻适合中国国情同时又可以解决"保险空白期"中保险责任承担问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42.
高小丽  刘锐 《法制与社会》2011,(16):32+49-32,49
随着经济的发展,空白票据制度在交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空白票据制度内涵及构成要件的分析,及对国内外相关制度的对比,指出我国现行空白票据制度的不足,并就立法体例,空白票据的使用种类及范围,补记权的行使期限及方式,如何对善意第三人进行保护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3.
预付卡,作为商业经营中的支付手段之一,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它在方便人们的生活、促进商业流通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滋生腐败、难以监管等弊端。为此,适当的监管办法为人们所期待。在这样的背景下,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监察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国家预防腐败局《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对我国商业流通领域普遍存在的预付卡实行实名制管理,试图以此来规范我国的支付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促进反腐倡廉。那么,预付卡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在现实应用中具有什么样的风险,它究竟怎样滋生腐败,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新近出台的这部管理办法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国外对预付卡是怎样进行监管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约请了国内著名的法学专家发表看法,以期对解开笼罩在预付卡身上的种种谜团提供一些解读。  相似文献   
44.
李春旭 《前沿》2013,(8):72-73
近年来,随着信用卡的普及,人们在亨用信用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犯罪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利用信用卡犯罪成了典型的一种现象。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信用卡盗刷情形及责任等问题,为信用卡盗刷后如何避免损失扩大及如何预防信用卡盗刷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5.
岳桂军 《中国监察》2014,(12):33-33
正近期,不少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主要负责同志纷纷提出要求,必须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虽然是"两手抓"、"双肩扛",并行不悖、相辅相成,但在具体的落实方式上,却有着不同的思路。这一点,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一系列要求中能够明显看出。简单地说,对于"主体责任",是要让主体者更加自觉;对于"监督责任",是要让监督者更有力。如何让监督者更有力,将成为落实好"两个责任"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6.
如何安全使用信用卡 当下,信用卡以它消费便利,还可以通过积攒信用积分兑换礼物的特色,走进了很多人的钱包。但是,小小卡片大有乾坤,作为消费者的你,真的会用吗?对此,河北银监局专门推出了信用卡使用指南,教您更加安全地使用信用卡。  相似文献   
47.
冒用型信用卡犯罪评价的重心是侵犯公私财产权的冒用行为本身,获取信用卡的手段行为不能单独成为纯侵财犯罪的评价对象。现行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将部分获取信用卡的行为作为犯罪评价的对象,根据冒用途径的不同赋予不同的刑法效果,这会引发冒用型信用卡犯罪的定性混乱,也不利于刑法的体系解释。  相似文献   
48.
Q编辑同志: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有辩护律师提出,非法经营罪的构成,以有关经营行为违反国家规定为前提。而对于非法套现,目前并无相应的禁止性国家规定。因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  相似文献   
49.
对特定类别的信用卡诈骗案件,在审查逮捕时应明确罪与非罪及此罪与彼罪的界限问题;对于共犯形态的信用卡诈骗案件,审查逮捕时如发现有遗漏追究部分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情形,应通过立案监督程序建议公安机关对未立案的共犯予以立案追究;审查逮捕信用卡诈骗案件,应特别注意对诈骗数额、银行催收、退款情况以及非法占有目的四个情节方面的证据审查。  相似文献   
50.
也论抢劫信用卡并使用行为之定性——与刘明祥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卡作为一种金融凭证,与其所记载的财物内容既具有一体性,也具有分离性,其性质上相当于一个电子钱包(存物柜),具有财产的本质属性,可以成为财产犯罪的对象。抢劫信用卡即使不使用,一般亦构成抢劫罪,但该种情形不能评价为抢劫罪既遂。抢劫信用卡并使用的,其评价的重心应立足于抢劫行为本身,不管是当场使用还是事后使用所抢得的信用卡,均应评价为抢劫罪,而无需将事后使用行为单独评价为信用卡诈骗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