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98篇
  免费   538篇
  国内免费   147篇
各国政治   150篇
工人农民   267篇
世界政治   8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4篇
法律   13745篇
中国共产党   6601篇
中国政治   12490篇
政治理论   3753篇
综合类   8516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599篇
  2022年   588篇
  2021年   705篇
  2020年   688篇
  2019年   586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396篇
  2016年   678篇
  2015年   1414篇
  2014年   3357篇
  2013年   3211篇
  2012年   3639篇
  2011年   3648篇
  2010年   3356篇
  2009年   3580篇
  2008年   3862篇
  2007年   3107篇
  2006年   2608篇
  2005年   2241篇
  2004年   1879篇
  2003年   1631篇
  2002年   1520篇
  2001年   1230篇
  2000年   1087篇
  1999年   236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我国公诉案件证据移送制度之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公诉案件证据移送制度 ,是指检察机关在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时 ,将公诉案件证据移送法院审查的制度。检察机关向法院移送证据范围的大小 ,关系到法官是否“先入为主” ,关系到被告人辩护权能否真正落实 ,对程序公正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避免法官“先入为主” ,保障诉讼当事人尤其是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缩小了检察机关向法院移送证据的范围 ,将原来的全案证据移送改为主要证据移送。但是 ,几年来的司法实践表明 ,我国新刑诉法所确立的主要证据移送制度还存在程序不公的现象 ,有待进一步完善。一、国外公诉案件证…  相似文献   
102.
103.
由于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人类社会逐步陷入了发展的困境——生态环境恶化。摆脱发展困境的唯一选择只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与实施必须有公共政策作保障,因为公共政策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只有加强与完善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4.
中国大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实践中陷于困境,而与台湾地区相关立法就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立法状况、当事人、范围、法律适用、裁判方面之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大陆立法之不足是主要原因。故期望能从此比较中对即将修改的大陆刑事诉讼法有些制度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5.
恶意诉讼,是指行为人没有诉权而恶意提起诉讼或行为人有诉权而滥用这种诉权恶意提起诉讼,以追求达到该诉讼程序以内或以外的非法目的的一种陧权行为。  相似文献   
106.
论侦查监督制度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美君 《中国检察官》2006,(12):42-44,78
检察理论前沿中的季美君的文章内容提要如下:刑事案件在侦查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早已为人们所关注,身为专门的法律监督部门的检察机关如何加强对侦查过程中的违法现象的监督,这是极富现实意义的话题.检察机关对侦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多的逮捕问题以及民愤最大的刑讯逼供问题监督乏力入手,来改变侦诉关系观念,完善侦查监督制度,应从四方面进行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07.
随着诉讼法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证据立法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证据法学也成为诉讼法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一时之间,关于证据法学的理论专著及相关教材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同学术观点各擅胜场。在诸多争议焦点中有两个问题格外引人注目,一个是诉讼证明的理论基础,一个是证明责任的概念范畴。笔者不揣浅陋,对这两个问题略抒己见,以就教于师长同仁。  相似文献   
108.
当代人际交往困惑的道德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了困惑:如何在竞争中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如何解决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予盾。道德价值表现为利他性和利己性两个方面。既具有调整群己关系的作用,又能调整个人自身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关系。道德在引导人们走出交往困惑上,有其现实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9.
经济法作为国家协调社会经济的基本法律 ,其价值取向体现在 ,经济法追求的一般价值取向———实质正义和社会公正。经济法直接将维护社会经济总体效益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和遵循的原则 ,这是经济法价值取向的独到之处 ,以人性的全面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价值目标。经济法的三大原则 ,简明地表达了经济法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0.
本文主要从宪法、组织法、立法法三者对我国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权上的不同规定 ,分析了宪法的根本法属性在立法中的原则体现 ,即依宪立法。但严格的“依宪立法”存在诸多理解上的模糊性 ,加之最高立法机关的多重属性 ,导致依宪立法缺乏制度上的保障。而立法领域宪法权威的丧失 ,不可避免地会动摇宪法权威的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