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7篇
法律   123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3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人才流动的日益频繁,致使企业商业秘密泄露己成为目前的普遍现象,为此法律特别设立竞业禁止制度来有效维护单位的利益。本文根据各国有关竞业禁止的法律规定,结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对竞业禁止的法律特征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竞业禁止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对补偿金与竞业禁止务款有效性的关系、竞业禁止时间的合理限制及正确区分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界定,提出应完善中国的竞业禁止立法,最大程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3.
【案情】2006年8月30日,某《电脑报》及部分网站上刊登了游戏米果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对6位前雇员的“通缉令”,大致意思是该6名员工与公司存在竞业禁止协议,希望同行业企业不要雇佣此6人。  相似文献   
24.
劳动关系中的商业秘密保护实际上是企业商业秘密权与员工自由择业权的博弈.为了平衡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关系,对企业所拥有的商业秘密权进行适当的限制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从该限制的必要性出发,结合实际,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具体的限制措施.  相似文献   
25.
竞业禁止是在诚实信用的基础上,基于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为维持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而设立的一项禁止性规则。这一规则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员工劳动权的合理限制来实现对商业秘密保护的目的。但这样一来,商业秘密权利的保护问题就与劳动者劳动权的保护发生了矛盾和冲突。法律在平衡二者的利益关系时,在价值取向上必然是有所损益的,如果竞业禁止行为所保护的利益大于被牺牲的利益时,法律就应当赋予其合法性。反之,竞业禁止行为应认定为无效。  相似文献   
26.
商建军 《法制博览》2013,(7):214-215
本文尝试就通过对竞业禁止法律问题的研究,分析和探究竞业禁止在我国的制度状况,提出对我国竞业禁止的立法完善,力求最大限度发挥这个制度在保障劳资双方合法利益均衡上之作用。  相似文献   
27.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效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商业秘密的丧失大都与掌握着本单位商业秘密的经营管理人员如高级科技人员流失或泄密行为有关。一些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和现实的司法判例表明,雇员的“跳槽”行为,是企业商业秘密流失的最主要渠道。 一般而言,人才流动所导致商业秘密的丧失大致有下列几种情况:(1)科技人员“跳槽”带走了原单位的科技成果或技术信息为另一单位服务;(2)科技人员或经营管理人…  相似文献   
28.
郝红 《政法论丛》2005,2(1):57-64
本文从比较法的视角对董事的忠实义务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认为两大法系尽管侧重点不同 ,实际上都十分强调董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我国现行公司法在借鉴两大法系公司法的基础上 ,较为全面地规定了董事忠实义务的具体内容 ,但仍然存在着诸多疏漏 ,有待立法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9.
夏某是北京阿博泰克北大青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员工,双方曾签订了《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工作两年多后,夏某于2005年7月向阿博泰克公司提出辞职并获得批准。在得知夏某到与阿博泰克公司存在竞争关系的北京某教育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任职后,阿博泰克公司以夏某违反了双方签订的竞业禁止协议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夏某支付违反竞业禁止义务的违约金50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30.
建立合理竞业禁止的法律保护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茂 《知识产权》1998,8(1):15-19
一、问题的提出竞业禁止,又称竞业避让,原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雇主对雇员所采取的以保护其商业秘密为目的的一种法律保护措施。其基本做法是资本家与雇员采用订立雇佣劳动合同中的保密条款或直接签订保密合同或者制定保护商业秘密的规章制度,用以约束其雇员,保护其在市场竞争中不因其商业秘密被泄漏而受到损害。随着世界各国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目前,它已经成为各主要国家以立法形式保护其商业秘密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