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3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7篇
法律   123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36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3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紫云 《民主与法制》2011,(13):44-45
保护商业秘密,遵循竞业禁止,既是劳动合同的要求,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退休了,还要遵守竞业禁止约定吗?  相似文献   
62.
王文胜 《法学家》2012,(4):103-114,178,179
营业转让的客体是"组织化了的机能性财产"。营业转让与投资人对企业所享有的权益的转让不同,与企业合并不同,与重大资产转让不同。营业转让合同与买卖合同相似,应当参照适用有关买卖合同的规定。客体的独特性使得民商法需要就营业转让合同中的权利义务配置发展出特殊的规则,这些特殊规则主要涉及瑕疵的判断、已有债务的处理、劳动者保护、出让人的竞业禁止义务等方面。  相似文献   
63.
王素 《法制与社会》2012,(22):84-85
竞业禁止是董事的一项重要义务,是董事忠诚义务的重要体现。董事一般都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对公司的经营业务、商业秘密、重大经营决策、重大投资情况等重大内幕信息了如指掌,如果允许董事为自己或第三者从事属于公司营利范围的交易,董事就可能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公司秘密或业务关系为自己谋取私利,从而损害公司和广大股东的利益。我国现行《公司法》对董事的竞业禁止义务有阐述,但规定的比较抽象。本文试通过对我国董事竞业禁止义务的分析,指出我国法律规定的董事竞业禁止义务的不足,并进一步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4.
违反竞业禁止的民事责任包括雇员责任、董事责任和相关第三方责任等.只竞业禁止义务人实施了竞业行为,就构成对竞业禁止义务的违反.雇员承担的民事责任主是终止契约、支付违约金、停止侵害、损害赔偿;而董事违反竞业禁止的民事责任主是被行使归入权和损害赔偿.第三方只是恶意主动与雇员串通并损害原雇主的利益,就应追究第三方违反竞业禁止义务之责任.  相似文献   
65.
张廷栓 《工会论坛》2010,16(5):83-8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问的人才流动已成为一种不可遏制的必然趋势。伴随着人才的流动,产生了大量不正当竞争行为。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国家势必要通过法律手段禁止竞业行为,以维护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鉴于我国法律对竞业禁止问题规定的还不够明确、具体,对竞业禁止问题的认定和处理还缺少统一的标准,本文从竞业禁止义务的来源、竞业禁止义务的主体、竞业禁止义务行为等三个方面,对竞业禁止义务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达到正确合理地解决此类纠纷、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竞争优势、合理保障企业员工劳动权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66.
特许经营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商业经营模式,一般的特许经营合同都会附加竞业禁止条款,目的是为了保护特许人以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为主的特许权。竞业禁止条款的存在具有其合理性,但也有限制竞争损害合理正当利益的一面,如果竞业禁止条款的规定超出了合理的程度,就会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  相似文献   
67.
当代社会科技成果、商业秘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公司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协议,或者在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中补充竞业禁止条款。竞业禁止协议的特征使其具有不可比拟的实践价值,但不恰当的利用竞业禁止协议反而可能伤害公司和员工的利益。因此清楚的认知竞业禁止协议制度并合法合理使用竞业禁止协议才能更好维权。  相似文献   
68.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以公司董事、经理竞业禁止义务为基础 ,该罪认定的核心问题 ,如自营或为他人经营、同类营业、非法利益等理论界定需要从公司法制的角度来廓清。但由于公司法上竞业禁止理论的缺陷而导致上述问题边界不清 ,所以很有探究的必要。涉及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共同犯罪、无非法获利而给权利人造成巨大损失的刑事责任问题也有待明确。非法经营同类营业指控存在例外 ,诸如竞业禁止义务免除 ,经法定程序确立的董事经理兼任、因履行公司企业契约等行为不能认为是犯罪  相似文献   
69.
竞业禁止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业禁止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各类竞争中确保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是对劳动者劳动权利的限制。不管是法定竞业禁止还是约定竞业禁止 ,这种限制必须是在合理的范畴内 ,这样才能即保障劳动者对企业诚实、尽力 ,又不阻碍人才的自由流动。  相似文献   
70.
美国商业秘密法中的竞业禁止协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祝磊 《时代法学》2008,6(3):109-114
竞业禁止协议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美国企业保护商业秘密的有效途径。因美国学界及各州立法与司法实践对雇主商业秘密权以及雇员自由择业权的偏重不同,致使竞业禁止协议的效力在各州之间以及同一州的不同法院之间处于不确定状态,但大多数法院均在合理性原则的标准下判定其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