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398篇
中国共产党   92篇
中国政治   140篇
政治理论   36篇
综合类   1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利益与物权人享有的经济利益产生冲突,这成为对物权的“绝对性”起限制作用的重要因素。对环境利益的考量必须体现在物权法中,这不仅能够弥补环境法的权利缺失等不足,而且是相邻权和用益物权等物权制度的价值所在。为了避免物权法在鼓励人们追求财富的同时带来更大的环境问题,在物权法中对环境保护进行权利义务上的规定也显得尤为重要,这是物权法的创新,也是民事法律体系化的要求。正是这些原因,我国《物权法(草案)》(第七次审议稿)的许多条款体现了对环境的关怀。  相似文献   
82.
再审理由的设计是对再审程序进行控制和协调的关键因素,它是再审程序能否发动的直接原因。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再审理由的规定存在诸多缺陷,致使实践当中当事人间极其与法院之间对再审标准的认识时常不统一,从而引起再审的混乱。因此,对再审理由进行重构就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83.
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说明了审判效率的重要意义。但诉讼在本质上是当事人在法院主持下的互动活动,因此,有关提高审判效率的制度设计不能仅从法院处着力,而应当从法院和当事人合力的整体效果上考虑。但我国现有的提高审判效率的制度忽视了诉讼的本质,因而在事实上难以实现其制度目标。本文认为,要提高审判效率,就应当从被告答辩入手,建立强制答辩制度,强化审前准备程序。  相似文献   
84.
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司法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是司法鉴定活动的继续和延伸,是法庭质证、认证以及当事人双方行使质证权的必然要求,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基本措施。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司法实践内容包括程序的启动、通知出庭、接受通知,准备出庭、出庭、法庭质证、签名和退庭等。  相似文献   
85.
《半月谈》2005,(4):76-76
我曾在街头目击了一起打斗纠纷案.其中有一人被打致死。法院开庭时通知我出庭作证。我向厂长请假,厂长不同意.理由是生产处于旺季.走一个人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后来法院来做工作,厂长勉强同意了。但我因出庭作证被扣去两天工资。请问.厂长这种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86.
证券监管与权力资源的再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韬 《法人》2008,(9):58-60
各种违法违规现象的久治不愈始终是阻碍中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面对外界执法不力的批评,证监会的一个抗辩理由就是,法律对其授权不够,缺乏强有力的执法手段保障,因此才导致了执法效能的低下  相似文献   
87.
《行政处罚法》的新规并未直接揭示裁量基准的制度定位,学界目前依然存在着“依据论”与“理由论”两种观点。实际上,依据裁量基准的形式外观与现行立法的规范用语并不能证明裁量基准属于裁量行为的“依据”,相反,根据权源性标准和拘束性标准,可以得知裁量基准并非“依据”。同时,通过对裁量基准与裁量理由的实质分析,可以发现二者之间不仅有着理论上的同质性,而且存在着内容上的同构性。不仅如此,裁量基准的运行机制也进一步验证了裁量基准属于“理由”的判断。不过,裁量基准绝不是“理由”的等同概念,而是“理由”的一种规范化表达,“规范”的形式赋予了裁量基准独立的制度定位。  相似文献   
88.
自由裁量权的程序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当今的量刑程序模式上,存在着英美法系定罪量刑阶段二元化的独立量刑程序模式与大陆法系的定罪与量刑一体化的混合量刑模式.近些年来,在两大法系融合日趋明显的背景下,大陆法系国家量刑程序模式也出现向独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我国量刑模式一直采用大陆法系的混合量刑程序,随着社会刑罚价值理念的变迁、量刑观点的转变以及刑事诉讼证据规则...  相似文献   
89.
法律理由的排他性与内容独立性是支撑权威命题的基础,也是排他性法律实证主义与其他法哲学流派相竞争的根据。Wilfrid Waluchow、Heidi Hurd与Larry Alexander对法律理由性质的批评都不足以推翻法律的排他性,但排他性并不必然产生义务,因此既要坚持以法律的制度性为基础的实践权威的特征,又要改进权威合法性的证成模式,使得权威理由能够产生服从的道德义务。法律的规范性不是一个事实问题而是一个证成问题,民主参与的因素可以把实践权威的排他性与行动者实践推理的内在性结合起来,从而权威可以使服从者产生服从的道德义务。  相似文献   
90.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广东省东莞市的某个小镇。2006年3月26日,我在小镇上摆摊卖水果。一个衣衫褴褛、饥渴难耐的男人在我的水果摊前久久不想离开,摊上又红又大的苹果深深诱惑着他。但是他已用完了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