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0篇
  免费   55篇
各国政治   16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法律   835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137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20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确立空中劫持犯罪优先管辖权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以后,打击国际性劫机行为,惩治与防范劫机犯罪已经成为各国迫在眉睫的任务。而其中解决劫机犯罪的管辖权问题则更是惩治犯罪的前提与关键。本文结合三个反劫机公约,建议应规定劫机犯罪的优先管辖权,并具体提出了确立优先管辖权的构想。  相似文献   
92.
本文通过将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WTO、NAFTA、FTAA、MERCOSUR等多个自由贸易体制之争端解决机制进行比较,分析了CAFTA争端解决机制之立法模式、管辖权、机构属性的特性。  相似文献   
93.
破产原本属于私法上的财产处分与债务公平清偿的行为。但对于进入破产程序的跨国金融机构而言,因其在业务上呈现出跨国的性质,那么在一国的破产宣告必然会影响到位于其它国家领土上的财产的法律地位。在国际私法上跨国金融机构破产案件的管辖权问题引起了诸多争议,但迄今未有统一的国际立法予以协调。我国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以债务人主要利益中心所在地为连接点的管辖权模式,并适度自我限制域外的管辖权。  相似文献   
94.
19世纪以来西方语言学关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有普遍主义和相对主义两种解释。本文评述洪堡特的观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列文森的综合观,探讨语义研究的视角问题,提出研究视角取决于研究目的的观点。不同研究视角之间是互补关系;语义普遍性和民族性是语义性质的两个方面;旨在为语言教学、翻译、词典编撰等提供可资借鉴的成果则自然会选择民族性为语义研究的对象,从种族视角研究语义会选择对比或比较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95.
国际交往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国际交往中的矛盾纠纷也随之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正确处理其中的管辖权问题,关乎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但是目前存在的不方便法院原则是否真的能够担此重任,还需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论证。  相似文献   
96.
国际刑事法院的建立是国际法发展的历史性突破,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而积极的评价。然而,我国基于《国际刑事法院规约》中关于一些原则性问题规定的考虑,至今还未加入国际刑事法院。本文试通过对《国际刑事法院规约》里中国关注的原则性问题的规定进行分析,对如何协调中国加入国际刑事法院之进程,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7.
引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292条的迅速释放(prompt release)程序是国际海洋法中一个全新的制度。《公约》确立了专属经济区制度,扩大了沿海国关于海洋资源、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管辖权范围。随着各沿海国纷纷积极宣告专属经济区,从前被视为公海并且可以自由捕鱼的海域现在已在国家渔业管辖和控制的范围内。根据《公约》第73条第1款赋予沿海国控制和管理专属经济区极大的管辖权,沿  相似文献   
98.
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arbitrability)问题在国际商事仲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直接涉及到仲裁协议的有效性、仲裁管辖权以及仲裁裁决的效力。而关于可仲裁事项的概念,学者们又是众说纷纭,通常认为可仲裁性是可以在各国公共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仲裁解决的争议的界限。各国立法者在决定争议事项的可仲裁性问题时,多是基于本国公共利益和政策的衡量,从而在可仲裁与不可仲裁的争议事项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一旦仲裁协议事项超越了这条界限,即视为与公共政策相抵触,仲裁协议将归于无效。  相似文献   
99.
100.
国际民事管辖权是指一国法院或具有审判权的其他司法机关受理、审判具有国际因素的民事、商事案件的权限.对于国际民事管辖权规则的确立,我们可以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理论和完全动态信息博弈理论进行分析.无论何种形式的博弈都导致各国采取扩大国际民事管辖权的策略,引起了国际民事管辖权的积极冲突,造成了较差的博弈结果.在非合作博弈中,此种情况无法改变.从目前的各国实践来看,各国多采取各种方法扩大本国的国际民事管辖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