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6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8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美国著名政治学者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一种吸引和说服他人的力量。在国际政治中,衍生软力量的资源很大程度上产自一个组织和国家的文化所表达的价值观、其国内惯例及政策所树立的榜样及处理与别国关系的方式。  相似文献   
52.
《小康》2006,(5):1-1
文化体制改革是硬化中国“软实力”的根本出路,是提升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方略,也是中国改革从侧重经济体制改革向更深层次的推进,其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极具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3.
随着20 世纪美国实力超群,美国大众文化亦从强调独特性转向普世性,其早期三个 主要特点越来越被赋予精神价值观意味,产生全球性影响。一是当初由全民参与创造的平民性质 的大众文化,如今被作为民主的标识。二是当初基于市场竞争发展起来的大众文化,如今成为了自 由的标识。三是当初广泛渗透于美国社会生活的大众文化,如今越来越被意识形态化,成为美国生 活方式和价值理念的象征。然而,美国大众文化很难成为精神价值观的山巅之城,因其消费文化本 质无法满足人类精神升华的渴望。  相似文献   
54.
美国文化差不多就等于美国大众文化。美国大众文化的成长与美国建国历史息息相 关,形成了三个独特点:一是它是全体拓荒移民创造的平民性质的文化,不具有历史悠久国家那种 雅俗相对的稳定文化构架。二是它从一开始就是必须参与市场竞争的商业性质的文化。三是基于 以上两点,美国人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十分宽泛,基本涵盖了美国社会生活方式本身。凡是能够创 新、引领潮流的事物,既是生活现象,也被视为文化现象。正是如此,人们唯独对于美国文化,倾向 于用“新不新”而非“美不美”这样的标准来衡量  相似文献   
55.
约瑟夫? 奈提出的软实力概念自1992 年引入中国,至今已有近20 年的时间。在阐释 软实力概念时,国内学者多从中国视角去理解、诠释、研究、运用,加以中国化的改造,将软实力概 念泛化,逐渐逸出了奈的软实力学说。翻译上的原因、约瑟夫· 奈软实力概念本身界定不清、中国学 者对软实力概念基于现实主义理论的解读是软实力概念泛化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