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011篇
  免费   814篇
  国内免费   293篇
各国政治   1839篇
工人农民   2583篇
世界政治   4278篇
外交国际关系   6656篇
法律   16383篇
中国共产党   31682篇
中国政治   46357篇
政治理论   9068篇
综合类   14272篇
  2024年   168篇
  2023年   842篇
  2022年   961篇
  2021年   1100篇
  2020年   1348篇
  2019年   759篇
  2018年   419篇
  2017年   750篇
  2016年   1485篇
  2015年   2731篇
  2014年   8633篇
  2013年   8844篇
  2012年   10696篇
  2011年   11274篇
  2010年   11748篇
  2009年   12337篇
  2008年   11965篇
  2007年   8926篇
  2006年   8954篇
  2005年   6442篇
  2004年   5436篇
  2003年   4631篇
  2002年   4290篇
  2001年   3565篇
  2000年   3263篇
  1999年   440篇
  1998年   235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决定》提出了哪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 ——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第一次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根据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992.
《山西政报》2006,(20):4-13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十一五”时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工作方案(试行)》已于2006年8月9日经省人民政府第7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93.
《今日中国论坛》2006,(2):17-17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提法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在五十年代中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即使在改革开放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党和国家的很多重要文件里也多次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就是去年十月,中共中央召开了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这个建议中,明确提出了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94.
《当代广西》2006,(14):F0003-F0003
建市三年,崇左市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明显加快,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口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明显扩大,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2006年上半年  相似文献   
995.
盛勇  胡小明 《今日中国论坛》2006,(4):112-112,114
2005年7月公安边防部队“三访四见”活动开展以来,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县边防大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拓宽视野,创新视角,夯实视点,绘制了一幅幅活生生的“民心”蓝图。跟进服务全面维护边境地区社会稳定巴里坤大队不断创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对辖区特困户,主动建立扶贫帮困对子,帮助寻找致富门路;对弱势群体,主动协助就业;对外来务工人员,主动送法上门,维护其合法权益;对涉案受害群众,主动通报办案进展和程序,维护群众知情权;对群体性事件及上访群众的合理诉求,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反映,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疏导…  相似文献   
996.
《江西政报》2006,(4):42-44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200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围绕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目标,全而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加快“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步伐,  相似文献   
99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新的奋斗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集中体现了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其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天等县作为我区典型的山区贫困县之一,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一方面要加快发展步伐,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强  相似文献   
998.
近年来,社科界、经济界都在热论一个话题,即: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后,就进入了一个重要的经济转型期和社会转型期,同时也将进入一个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矛盾最易激化的高风险期。这就是所谓“1000美元”现象。如果这一时期应对失误,经济将徘徊不前,社会将长期动荡,也即通常所说的可能掉进“拉美陷阱”。一般看来,这个说法是对的,也符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实际。过去近200年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多经过了以上所说的那个历史阶段。但如果只是简单地用G D P这个参数来对比和分析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则失之于简…  相似文献   
999.
2005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省十届人大常委会任期的届中之年,在中共江西省委的领导下,省人大常委会以邓小平理论和“在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以及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决然议,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课题,紧紧围绕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为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兴赣,建设和谐平安江西营造良好的法治和社会环境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00.
陈俊伟 《传承》2006,(6):118-1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这是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而提出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目标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不同的地区应该有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对于上思县来说,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