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5篇
  免费   57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5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114篇
中国共产党   48篇
中国政治   159篇
政治理论   52篇
综合类   30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当下,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积累的矛盾日益凸显,由此引发的社会不和谐因素与日俱增,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改革的评价、影响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分配机制成为当务之急。法律是社会利益资源和权利的调节器,特别是经济法,其特有的再分配功能能够弥补现有分配制度留下的遗憾与不足,其以追求社会整体利益的理念恰好与公平分配观、可持续发展观高度契合。要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大力彰显经济法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952.
经济法的基本范畴主要包括理念范畴和价值范畴。法的基本精神、法的指导思想以及法的立法宗旨即为法的理念;法作为客体、人作为主体,客体对主体即法对人的正确引导即为法的价值。在经济法学界的理论研究中理念和价值一直是重中之重,准确地认识经济法的理念及其价值范畴,有利于经济法理论系统的形成及其创造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53.
经济法主体理论的研究只注重经济法的主体范畴,却忽视其中的重要主体——政府——的角色定位。在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研究政府在经济法主体中的角色定位,能更加明确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权力界限。结合经济法的本质来定位政府在经济法中的角色,经济法不应单纯地属于公法,它还兼具私法性质。公法领域,政府作为主体不容置疑;而私法领域,政府并不必然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  相似文献   
954.
经济主权作为国家主权在经济方面的体现,在其界定国际经济主权的内涵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此外,经济主权原则在其原则化进程中,有"概念"到"原则"的上升以及相应权利与义务的平衡等变化。和其他原则一样,经济主权原则也有诸多的局限性,束缚着国际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55.
网络交易市场作为新兴的市场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网络交易的正外部性也越来越明显,正视网络交易带来的正外部性关系到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激励网络交易的正外部性,需要不断创新经济立法,在坚持网络交易国家适度干预、网络交易法定性原则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网络交易的经济效益、提升网络交易的经济公平。从税收法律制度、监管法律制度、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以及网络交易平台法律制度等方面完善我国网络交易的立法,进一步激励网络交易的正外部性。  相似文献   
956.
957.
《公安研究》2012,(10):89-89
欧阳恩钱在《当代法学》2012年第3期撰文认为,风险社会是发展的副产品。经济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经济法是促进经济发展之法。“发展中心主义”的经济法哲学无疑在基础意义上与风险社会因果性关联。而生态文明是人类应对风险社会的根本出路,它要求经济法哲学从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遵循生态文明建构的“共生、共进、再生”原则,将自由与调节建立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共生”之上,追求公私利益在对立中“共进”、权利与权力在循环中“再生”。  相似文献   
958.
蒋致远 《人民论坛》2012,(17):52-53,109
文章在对中国当前民间金融中高利贷的现状、特点和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金融改革型的治理对策。认为高利贷问题的解决办法不在于严厉打压,而在于认识到金融市场的扭曲,疏导民间金融改革的措施,包括民间借贷的合法化、民间借贷利率的信息公开化、信征系统建设、经济主体信用级别化和准金融机构的多样化、规范化发展等。  相似文献   
959.
戴宇峰 《前沿》2013,(6):58-59
经济法的角度认识和探析消费者知情权的发展史、经济法属性和重要意义,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挖掘消费者知情权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并探索制定科学合理的消费者知情权保护措施,从而有效维护消费者特别是弱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6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家需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来尽可能规避市场调节所出现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国家要强化宏观调控职能的前提是要构建起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制或者机制。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和健全比较建立在较为完整的经济法制体系基础之上。如此一来,经济法制体系方能确保导向、监查以及控制市场活动,从而贯彻落实诸多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相关的措施和行政措施。这同样要求国家强化宏观调控权的措施和力度。经济法制的关键内容就是经济法。因此不断完善和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体制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重点研究了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经济法的地位以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