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851篇
  免费   514篇
  国内免费   444篇
各国政治   1705篇
工人农民   2087篇
世界政治   447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962篇
法律   15443篇
中国共产党   57468篇
中国政治   75613篇
政治理论   13434篇
综合类   20627篇
  2024年   219篇
  2023年   1470篇
  2022年   1942篇
  2021年   2286篇
  2020年   2307篇
  2019年   1140篇
  2018年   608篇
  2017年   1061篇
  2016年   2152篇
  2015年   3455篇
  2014年   12599篇
  2013年   15304篇
  2012年   19198篇
  2011年   18771篇
  2010年   18228篇
  2009年   18357篇
  2008年   17621篇
  2007年   12030篇
  2006年   11875篇
  2005年   8121篇
  2004年   6327篇
  2003年   5583篇
  2002年   5734篇
  2001年   4724篇
  2000年   4089篇
  1999年   525篇
  1998年   279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美国和日本分别代表了基础研究引导型和技术引进创新型两种不同的科技发展模式,考辨和反思其成功经验与缺憾不足,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52.
小城镇一般是指区别于城市和农村村庄,具有一定规模的、主要由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所聚居的社区。乡镇企业的发展,会带来小城镇的繁荣;小城镇的建设,能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二者互为依存,相得益彰。一、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可以为小城镇建设提供工业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小城镇作为一定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种生产要素相对集中,已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实践证明,只有减少农民,才能致富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致富全民。因此,大力发展小城镇,对于加…  相似文献   
153.
市级机关各单位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和市委领导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积极营造和谐发展的舆论氛围,努力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4.
张惟英 《北京观察》2002,(11):43-45
社会中间人群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群体,他们的未来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高科技时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很大一部分会来自社会中间人群.  相似文献   
15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成就说明,思想解放运动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先导。在21世纪初,我国将在与20多年前完全不同的、更高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与条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全  相似文献   
156.
窦为恒 《河北法学》2002,20(Z1):96-97
指出当前我国经济法律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7.
158.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 ,本文从这一重要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出发 ,全面、系统、深入地论述了其丰富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进而探讨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 ,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这一重要思想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9.
从今以后,我国发展环境所面临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在WT0的框架和规则中进行。这意味着我国将在更大的范围和更广的领域参与全球经济,我国产业发展、企业运行的环境将发生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0.
在我国政策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政策缝隙和在缝隙中滋生的政策活动,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正视的事实。政策科学应当深入研究这种非常态的政策形式产生的条件、性质、运行规律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