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7篇
法律   78篇
中国共产党   779篇
中国政治   1054篇
政治理论   184篇
综合类   22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242篇
  2000年   24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近年来,古田县委、县政府围绕建设山区一流县的战略目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使食用菌、石板材等几大产业的升级,农民增产增收,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赵贵起 《求知》2006,(7):30-31
近年来,我们北辰区双街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镇位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园区化、农村城镇化。全面加快现代化新城区建设步伐。我镇牢牢抓住结构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技进步与创新四个环节,着力把“农业做精、工业做强、服务业做优”。我镇以旧村改造为突破口,按照“超前规划,整体布局,体现特色,分步实施”的思路,整体推进现代化新城区建设,不断提高群众人居生活水平和品位,努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3.
陈新林 《政策》2002,(6):51-51
华容区位于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四市交叉辐射之中,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区内山水资源丰富,丘岗密布,湖泊众多,发展特色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近几年来,华容区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围绕市场调产业,围绕产业调特色,围绕特色调规模,已取得初步成效。 抓样板引导,解决农民“小富即安不想调”的问题 鼓励干部从事特色种养,办点引导.发动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单位参与农业开发,创办样板基地,推动基地建设和产业调整,从而实施“官引民富、官帮民富、官带民富”。去年以来,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  相似文献   
14.
黄兵 《党建文汇》2002,(10):14-14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信长星撰文指出,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新的变化,主要包括:①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更为突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②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从传统产业中释放出来的富余人员就业难度加大,结构性失业问题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5.
李俊 《山西政报》2006,(21):36-3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更好地体现执政为民理念的战略部署。近年来,我们立足当地实际。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调整,大力实施移民搬迁。全方位整合农村资源。快速发展畜牧产业。高标准建设小康村镇,形成了“一城三镇百村”布局、工业为动力、畜牧为支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和《六盘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中明确提出了要把六盘水建设成为省域次中心城市;建设成为50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贵州西部重化工基地和贵州省“西电东送”工程建设的主战场的发展战略目标,这就为六盘水市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迎来了的大好机遇。因此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城市转型,是实现六盘水市经济社会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全面提高江岸教育整体水平中共武汉市江岸区委、江岸区政府多年来,江岸区将“科教兴区”战略纳入到全区可持续发展规划中,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成为全区上下的共识。尤其是近两年,江岸区将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发展中学校”的建设上,经过努力,目前,江岸区教育发展呈现出良性循环态势,并开始向均衡化方向发展。一批发展中学校的办学水平已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已跃入先进学校行列。  相似文献   
18.
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换及调整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徽 《前沿》2002,(12):37-40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改革开放 2 0年来 ,产业结构变动缓慢 ,西部经济与东部差距有拉大趋势。资源导向型的传统工业化战略和依靠规模扩张带动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在新技术革命 ,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背景下 ,借助西部开发大力推进的有利形势 ,积极探索把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竞争优势的途径 ,推进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 ,建立西部地区高素质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在近20年的时间内,保持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也经历了一些不小的波动。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中国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可以对经济波动的结构调整做出新的解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经济波动的特征是短缺经济中的经济过热,1996年~2000年是通缩期中的生产过剩,2001年至今是新的市场需求引发的经济过热。  相似文献   
20.
中共四川省第八次代表大会于5月10日至14日在成都召开。会议实事求是地总结了第七届省委的工作,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委班子,提出了今后5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奋斗目标。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狠抓贯彻落实,促进犍为发展新跨越。 一、对省第八次党代会的认识和体会 省第八次党代会是进入新世纪我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