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1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59篇
中国共产党   95篇
中国政治   158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5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全国工商联最新公布的《中国私营经济年鉴(2006年6月—2008年6月)》显示,近两年来,全国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发展势头开始放缓。放缓主要表现在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两个指标上。  相似文献   
72.
《台声》2006,(7):28-31
2005年中国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期,GDP增速呈现“高位趋稳、稳中趋降”态势,整个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继续发展。同时,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企业利润增幅回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新问题。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综合分析预测,2006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预计年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9%左右。2006年宜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深化关键领域改革,着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打好“十一五”开局基础,努力延长这一轮经济稳定增长期。一、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经济运行高位趋稳,稳中趋降,大幅下滑…  相似文献   
73.
我国<人民警察法>关于留置盘问规定存在的立法缺陷,导致公安执法实践的混乱,因此,应当明确规定留置盘问的法律性质,缩小留置盘问的适用范围和缩短留置盘问的期限.  相似文献   
74.
合同终止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合同法误将终止与消灭混为一谈 ,实则终止乃消灭的原因之一 ,二者处于不同的逻辑层面。终止的科学含义是指一方当事人依照单方意思表示使继续性合同效力向将来消灭。终止与解除是一对并列概念。二者均为因行使形成权而导致合同提前消灭 ,但在溯及效力、适用对象以及发生原因三个方面各不相同。合同法相应的条款应予修改与完善 ,总则中应增加随时终止的规定  相似文献   
75.
七年前,江泽民主席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创造性地发展了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思想,体现了我们党的对台方针、政策与时俱进的精神,指导着对台工作实践,有力地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6.
<正>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始终保持9.8%以上的高速增长,今年经济总量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9年人均GDP已超过3600美元,贫困人口也由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9年的1500万左右,由此创造了世人瞩目的"经济奇迹"。然而,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难祛,世界经济陷入低迷,特别是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价格不断上升而造成的传统比较优势的流失,人们开始担心未来中国还能否继续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势头。一时间,对中国未来发展"唱衰"的论调在国际和国内鸣噪起来。有些国外学者甚至认为中国也将有可能患上"日本病",经济增长将陷入低迷而裹足不前。  相似文献   
77.
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五次全会上针对反腐败斗争明确提出要“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是党中央今后一个阶段在反腐败斗争中的新亮点。对“减少腐败存量”的思考。腐败的本质是公权私用、以权谋私。所谓“腐败存量”,是指已经发生而尚未受到查处清除的腐败现象总量,既包括已  相似文献   
78.
吉冠浩 《法学家》2015,(2):61-74,177,178
对重复供述,目前存在三种应对模式:直接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模式、"毒树之果"模式和证据使用禁止的放射效力模式。但是,现有模式在处理重复供述问题上操作性和兼容性均有不足,因而有必要提倡一种以先前非法讯问对随后供述的任意性是否继续产生影响的判断为核心的继续效力排除模式。关于继续效力是否存在,应当综合案件情况加以具体判断,权衡被告人被讯问时的每一个因素,尤其是审酌先前非法讯问方法对随后重复供述的"污染之稀释"程度。同时,继续效力排除模式在证明责任及证明标准方面也有特殊要求。此外,继续效力的排除模式超越了强制性排除与裁量性排除的框架,适用于所有言词证据,但不适用于实物证据。  相似文献   
79.
张宏微 《统一论坛》2007,(1):F0002-F0002,I0001
2007年1月29日,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台盟中央、全国台联、黄埔军校同学会联合在京举行座谈会,纪念江泽民同志《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发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