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266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常好礼 《世纪桥》2000,(5):64-64
在黑龙江工作30多年,对于她的历史特别是政治、经济、社会、民族等的发展史,却不甚了了;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要进一步开发黑龙江,将这块黑土地建设成为农业强省,就更有必要从历史的角度总结以往的经验;同时,这对于教育年轻一代,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不懂得历史,就不能理解现在、建设现在。因此,人们很久以来就期望有一部这方面的专著,告诉人们历史上的黑龙江,并为建设  相似文献   
32.
《新法规月刊》2013,(6):F0003-F0003
一、投稿要求 投稿时请作者提供如下信息:  相似文献   
33.
《证据科学》2014,(4):511-512
一、一般规定 1.采用脚注(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献可采加括号之文内注)。为方便排版,可以直接放在文章引注处,用【】标出,不必放在页脚处。建议给编辑部发两个版本。  相似文献   
34.
证据法定形式是证据法的基础和核心,就刑事诉讼而言,我国立法规定的七种法定形式不仅具体规定杂乱、无序,部分证据形式还相互交叉、包容,个别证据法定形式的外延甚至还有遗漏,从根本上说,这都是由于划分标准的不合理所致。同时,体系的封闭性使得现有证据法定形式规定在面临新型证据时往往不置可否,处境十分尴尬。如此多的问题和漏洞只能靠大改来解决。赋予证据法定形式体系以足够的开放性,重拾合理的划分标准,补充和完善各证据法定形式应有的内涵和外延,并按一定顺序严谨、规范的排列,从而实现对刑事证据法定形式的科学重构。  相似文献   
35.
正一、文中注释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标点之后。注码号为〔〕。二、注释例(一)著作类〔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页。〔2〕霍存福:《权力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8页。〔3〕姚建宗主编:《法理学》,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6-67页。(二)论文类〔1〕李建华:《我国民法应建立禁治产人制度——对完善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的思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6期,第15页。(三)文集类〔1〕张文显、矫波:《法制与可持续发展的法哲学分析》,载张文显主编:《法理学论丛》第  相似文献   
36.
<正>为了更好地发挥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的传统优势,突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的研究特色,促进海内外华侨华人研究事业的发展,本刊从2012年起大力加强"华侨华人研究"栏目建设。具体办法如下:一、从2012年起,本刊每期适当增加"华侨华人研究"栏目的载文量,拟每期发稿3-5篇。来稿注释体例请参阅本刊每年第二期《来稿须知》。  相似文献   
37.
本刊启事     
《法学家》2009,(2)
  相似文献   
38.
注释体例     
  相似文献   
39.
《新法规月刊》2010,(2):161-161
<正>一、投稿要求投稿时请作者提供如下信息:(一)内容摘要要求以"内容摘要:"表示,应为论文主要内容的浓缩和提炼,不应使用诸如"本文认为"、"作者认为"等评价性语言,字数在300字以内。(二)关键词要求以"关  相似文献   
40.
学术界一般认为宾四先生最大的贡献在史学,包括学术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研究者也多侧重于此,而忽视了作为一代通儒的宾四先生在语言文字学方面也颇有建树。宾四先生曾作《史记地名考.禹贡山水名》一文,在训诂上除运用比较常见的以今名释旧名等传统方法外,还综合运用考据学、语言学、历史学等一系列方法,多训释精当。其训诂既遵循常法,又不拘泥于常法。其中以语境确定同名异指、依考据确定异名同指等最值得称道。这些训诂方法在训诂学上有普遍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