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25篇
中国共产党   206篇
中国政治   252篇
政治理论   90篇
综合类   12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甘莅豪 《传承》2012,(1):45-45
进入21世纪,网络成为流行语制造厂。流行语作为一种与当今社会紧密互动的语言现象,成为多学科不可回避的一项新兴课题。  相似文献   
32.
网络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与时俱进,因势利导,积极运用网络科技杠杆,是加速推进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思想观念上:树立忧患意识,确立基本价值判断1.网络时代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刻不容缓。正确看待互联网、科学管理互联网、积极运用互联网,可以化挑战为机遇,使执政党既掌握科学理论的武器,又获得先进技术的武  相似文献   
33.
网络冲击着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和道德观念,如何适应新形势,借助互联网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创新性地建立“辅导员专线”这一网络平台,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4.
网络民主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民主热潮的背后,折射出了现实政治的诸多困境.它的“一枝独秀”很大程度上缘于现实参与渠道的不畅通、多元民主力量的缺失以及代议机构功能不足等,它的有效治理取决于现实政治的容纳和对接,有赖于多元民主力量的壮大,以及各种民主形式之间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35.
何小沁 《新民周刊》2012,(35):96-96
2012年,"屌丝"一词在中国互联网上迅速蹿红,在日趋骨感的现实面前,自嘲成为一种并不卑躬却自得其乐的姿态,摹刻出顾影自怜的众生相。在一水之隔的日本,同样的网络亚文化也悄悄蔓延开来,电影《桃花期》描写的就是网络时代中一位日本屌丝的故事。与两个月前刚刚在日本上映的《苦役列车》类似,《桃花期》里森山未来再次扮演了一位事业...  相似文献   
36.
徐贲 《党员文摘》2018,(7):27-27
互联网使得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写作越来越成为积极阅读和友情参与不可缺少的部分。朋友圈已经成为许多人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主要渠道。有一篇《关心政治的人值得深交》的文章说:'经常频繁发朋友圈的人,内心都不会太坏,没有太多的花花肠子,城府也浅。'  相似文献   
37.
计算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当今世界的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学校教育应积极预见网络时代教育与学习的发展走势,主动寻求应对网络时代给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造成影响的新举措,扬其利,防其患.  相似文献   
38.
本文通过对2020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饭圈女孩"的行为分析,力图呈现网络时代青年人的组织和行为模式与传统机构的差异,强调新时代的社会治理需要充分考虑网络的时代性和青年的代际性,并需要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利用和发挥互联网的正向作用,重视青年一代的话语权及代际影响,充分发挥和引导社会自组织的力量,提倡重志愿轻捐赠的社会公益模式,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39.
网络时代的人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ernet作为20世纪下半叶的重要社会事件,已对人类社会的生活发生了实质的影响。表现在人际交往领域,一方面,Internet扩展了人类交往的空间,创造了人类交往的新平台,消除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社会、文化、种族等的限制;另一方面,Internet亦给人际交往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0.
胡锦涛同志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在当今经济体制和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